Taiwan Lit

Essays

投其所好的譯筆—臺灣文學外譯在北美文化理論語境中的策略觀察

Taiwan Lit 1.1 (Spring 2020)

一、 文獻回顧

當前臺灣文學英譯的成果,以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之專書《臺灣文學外譯書目提要(1990~2016)》為最主要參考來源。1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9年11月12日國藝會與臺文館共同主辦之「協作時代/Writing Style—臺灣長篇小說跨領域論壇。 書目提要顯示,在個別作品翻譯之外,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杜國清教授主編之《臺灣文學英譯叢刊》(Taiwan Literature—English Translation)以及中華民國筆會的《當代臺灣文學英譯》(A Quarterl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aiwan),是定期翻譯引介臺灣文學的重要刊物。《臺灣文學英譯叢刊》早期以主題性的關照,諸如「原住民文學」、「都市文學」、「旅行文學」,作為翻譯、編輯原則;而《當代臺灣英譯》,則較長以作家專題的方式進行編輯。而臺灣文學英譯成果,即是當前北美學術界及高等教育現場最直截的研究文本來源。

北美大學院校中,文學院(liberal arts)的「東亞系」或「亞洲系」,與諸如「英文系」、「歷史系」等傳統基礎學科不同,乃是屬於「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的科系。跨領域科系的研究方法與學術傳統,普遍結合文學、歷史及其他社會科學。另外,開設臺灣文學相關課程的師資,其學術訓練的理路,泰半上承一九七〇、八〇年代「比較文學」(comparative literature)的風潮。而其中臺灣裔的師資,如王德威、張誦聖、廖炳惠等人,皆以臺灣的外文系作為其高等教育的學術基礎。在這些脈絡影響之下,北美大學院校中涉及臺灣文學的課程,有濃厚的理論先行色彩,在諸如「文學史」、「文化史」,或「後殖民」、「後現代」等特定的框架中,進行課程設計,提取臺灣文學文本作為文獻或授課材料。因此,在一個世界文學1「世界文學」(world literature),其可能性或羈絆,恰是比較文學研究始終關照的問題。架構下的理論潮流,深刻影響北美學術場域對於臺灣文學文本的選取。

二、 分析關照

「臺灣文學」自一九九〇年代初建制化以來,領域中的學術傳統以及理論興味,始終以歐美學界理論風潮馬首是瞻。這樣的痕跡,在學術產出及論爭中尤其明顯。臺灣文學建制化之初,橫亙整個一九九〇年代的「『後殖民』還是『後現代』?」之爭,即是臺灣與北美學界在理論關懷上既有繼承也有交通的展現。即便陳光興所發表的〈亞洲作為方法〉標誌著臺灣學界在理論操演與在地知識的融會上愈臻成熟自如,以及掌握詮釋權的企圖;然而,不可否認的,陳文中的「方法」(methodology)本身即是根植於歐美學術傳統中的觀念。探究北美高等教育對於臺灣文學作品的講授與運用,也所以不能忽視北美學者在異文化語境中關照臺灣這樣的脈絡。並且必須體認北美學界檢視臺灣及臺灣文學的觀點及理路和本土臺灣文學學界的細緻差異。

1) 歷史連結

在歷史連結的關照中,本研究聚焦於三個觀察點:第一,被選為教材的臺灣文學作品的創作年代;第二,被選為教材的臺灣文學組作品敘事設定的年代;第三,非文學關照課程所著眼的歷史時期。

歷史連結的關照,最主要著眼於「臺灣」及「臺灣文學」在舉世歷史進程中的特殊性以及關聯性。對於臺灣史普遍的歷史分期,可分為大航海時代、明鄭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中國國民黨專政時期,及解嚴後至今。臺灣文學學界目前大多聚焦於日治時期以降的文學歷史爬梳。從世界史的角度觀察,臺灣分別在大航海時代、日治、中國國民黨專政及解嚴後等時期,深刻地介入或牽連於當時的世界秩序中;大航海時代的前帝國主義經濟秩序,二戰後作為世界秩序的冷戰體制納編臺灣,以至於解嚴後臺灣政經體制及全球新自由主義潮流的疊合,都成為「臺灣」作為一個世界性議題的引道。以此認識作為基礎知識,本研究試圖以歷史連結的分析來檢視北美學術觀點中的臺灣之於世界歷史的關聯性(relevancy)。這一個分析觀點探問的關鍵問題,就是「臺灣及發生於臺灣的經驗,在哪些歷史時期具有理論及詮釋的潛力?」

2) 理論連結

在理論連結方面,本研究更加著眼於臺灣文學作品在大學院校當中作為教材引介給北美學生的理路。也就是在探問,「在北美大學院校的學術訓練中,以什麼樣的框架,什麼樣的脈絡在思考亞洲乃至於世界時,『臺灣』會作為具有解釋性的主題而出現?」

舉例而言,史書美的「華語語系研究」(Sinophone studies)進路中,在臺灣以中文書寫的作品,包括以臺灣觀點識取的「馬華文學」,皆能夠在一個「反中心」,或「去中心」的思索架構中進行理論的演繹於發揮。華語語系研究本身是一個「後殖民」(postcolonial)式的思維。同樣的,臺灣若在一個「結構主義」(structuralist)的觀點下檢視,會有哪些作品更為醒目?若在一個「傅柯式」(Foucauldian)的觀點下,又如何?藉由觀察特定思考架構下的臺灣文學取材,得以照見北美學術觀點對於臺灣文學文本的特定需求。

3) 主題連結

主題連結所探問的,乃是「是否存在一種(或多種)『臺灣性』(Taiwanese-ness)」的問題。

延續前述理論連結中的關照,在特定脈絡中具有解釋性的臺灣文學作品,是否具有,或形成一種普遍被接受的印象,是否有一些辨識度高的符號及主題?定位並離析出這些特徵,具有兩種果效。一方面,臺灣文學外譯在篩選翻譯標的作品時得以選擇主題需求度高的相關作品。另一方面,也能夠在既已掌握市場需求的基礎上突圍,翻譯具有差異性,甚至顛覆印象或期待的文學作品,乘勢引介臺灣文學的多樣性。

同樣的理路,也有助於拓展臺灣文學研究在北美學界的路徑,主動打開異文化研究者的視野,也主動引導北美研究者的問題意識;俾使臺灣文學在北美學界脫離「也是以中文寫成」的邊陲,成為具有獨特性的研究主題。

4) 地緣政治連結

北美大學院校中的「東亞系」及「亞洲系」除了作為跨領域的學科,同時也是「跨地域」、「跨國」的系所。東亞系所及亞洲系所的就學學生,往往併有臺灣、中國、日本、韓國諸國人。 1<span style="color:rgb(96,201,202);"></span>部份亞洲系還包括東南亞及印度研究。<a href="http://167.71.106.112/admin/entries/essays/2996-%E6%8A%95%E5%85%B6%E6%89%80%E5%A5%BD%E7%9A%84%E8%AD%AF%E7%AD%86-%E8%87%BA%E7%81%A3%E6%96%87%E5%AD%B8%E5%A4%96%E8%AD%AF%E5%9C%A8%E5%8C%97%E7%BE%8E%E6%96%87%E5%8C%96%E7%90%86%E8%AB%96%E8%AA%9E%E5%A2%83%E4%B8%AD%E7%9A%84%E7%AD%96%E7%95%A5%E8%A7%80%E5%AF%9F?draftId=237#_ftnref1"></a><span style="color:rgb(96,201,202);"></span>為因應各國學生及各人研究主題,開設的課程大多從亞洲或東亞的視野出發。具體而言,臺灣的關照及文本,經常聯繫著其他亞洲國家的近似主題。或者,以同一個歷史性或政治性的研究主題來統攝來自東亞各國的文本。在這樣的課程設計中,「臺灣」或「臺灣文學」乃是放置於一個特定的關係網絡中理解。

這樣的課程設計,以及相應的研究問題意識,是北美大學院校課程中的「臺灣」與本土臺灣文學界的臺灣定位最顯著的差異,也必將是臺灣文學外譯擇取翻譯標的作品時,勢必要考慮的因素。換言之,在北美高等教育的課程中,臺灣作為東亞地緣政治一隅的能動性(agency),高於臺灣本土觀點中識取的特殊性;或者,臺灣在東亞地緣政治中的能動性,恰恰就是臺灣主題及相應的臺灣文學在北美高等教育場域中的特殊性。

三、北美大學臺灣文學課程資料分析

綜合前述研究關照中所述的各種連結理路,當前大學臺灣文學課程中作為教材的臺灣文學作品,呈現以下四種傾向:

第一, 在文學史分期上,選為教材的作品偏重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九〇年代,大致為臺灣現代主義文學前後,以及直接繼承或回應現代主義傳統的作品。

第二, 清領、日治時期的臺灣文學作品,較不受重視;此一現象,與臺灣國內臺灣文學學界深耕日治時期傳統有所落差。

第三, 解嚴後臺灣文學作品選讀,並未呈現此一時期文學類型、文壇景緻的豐厚紛呈。

第四, 延續第三點,解嚴後臺灣文學作品,在北美大學文學課程中,呈現高度「議題性」、「類型性」的選文趨勢。其中李永平、黃錦樹、黎紫書等人作品代表的「馬華文學」,蘇偉貞、邱妙津、紀大偉等人作品代表的「性別、酷兒書寫」,夏曼.藍波安、田雅各作品,以及舞鶴部份作品呈現的「原住民」題材,即已包含北美大學中選讀臺灣文學作品的絕大部份篇幅。

針對上述現象,臺灣文學外所需的策略性思考如下:

1) 臺灣掌握供給教材的主動性

分析北美大學課程大綱中臺灣文學作品的時代、議題分佈以前,有必要注意一個醒目的現象;也就是,被納入北美大學授課大綱中的臺灣文學作品,幾乎涵括前述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的《臺灣文學外譯書目提要》中所列,既已有英文譯本的作品。此一現象,至少具有三層意義:

第一, 北美大學中的亞洲文學課程,對於臺灣文學作品的需求,極有可能大於當前臺灣文學作品英譯的成果。既有英譯,幾乎就被納入文學課程大綱中的現象,明顯表示北美大學中的亞洲系、東亞系,甚至比較文學系所,對於臺灣文學甚為關注。那樣的關注,表現在對於臺灣文學作品英譯的需求。

第二, 接續上述意義,臺灣文學外譯必須掌握主動,主導外譯作品的接受端,也就是北美高教文學課程對於臺灣文學景緻(landscapes)的理解。在接受端對於臺灣文學英譯的需求大於當前翻譯成果的前提下,臺灣文學的選譯作品可說佔有引導未來北美大學文學課程中所要閱讀之臺灣文學作品的先機。

第三, 根據北美大學的教科書經常以諸如「殖民」(colonialism)、「現代性」(modernity)等主題性的原則進行編選,並且在篇幅上適應授課時間的慣習1<span style="color:rgb(96,201,202);"></span>在筆者搜集的課程大綱中,除去特定文學作品,多數閱讀材料是書籍中的專章。各專章選取的原則,顯然以特定的議題作為方針。 ,臺灣文學外譯應當在編譯臺灣文學作品的基礎工作之外,編輯「臺灣文學讀本」(Taiwan Literature Readers)或「臺灣文學彙編」(Taiwan Literature Companion)等明確針對高教現場授課需求的英文教科書,並且以時代、理論概念進行區隔,來準確命中北美高等教育現場的受眾。1<span style="color:rgb(96,201,202);"></span> 目前,類似筆者提及的出版品,以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亞洲研究系張誦聖教授主編的 The Columbia Sourcebook of Literary Taiwan 為代表。

2 )北美大學臺灣文學課程選讀作品的文學史意義

若以文學史的角度進行觀察,目前選入北美大學文學課程中的臺灣文學作品,集中於一九四五年中國國民黨武裝接管臺灣至一九九〇年代解嚴初期,此一期間所創作的作品。依據這樣的集中,「臺灣文學」當前在北美大學文學教育中的樣貌,主要呈現為一種現代主義式的,主要思索新舊、今昔、城鄉的文學體系。在文學史以及文學理論的意義上,這樣的集中所造成的偏廢以及未來藉由英譯豐富臺灣文學在北美高教現場之呈現,有以下三種思索的路徑:

第一, 創作年代的單一化1<span style="color:rgb(96,201,202);"></span> 此處在創作年代上不用「集中」一詞,是因為1945至1990年代初期,實際上有半個世紀之久。不過,因為「動員戡亂時期」和「戒嚴法」的影響,社會的階層構成並沒有劇烈的變遷,屬於一個受到外力(中國國民黨專政)干擾而維持均一的歷史時期。 ,實際上是一種「國族」意識的集中。自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九〇年代初期,臺灣被強制作為「中華民國」的載體,國族認同的思考受到政體、制度化的力量壓制而趨於單一。一九四五年之前的臺灣文學,雖然「漢文化本位」(Sino-centric)的體質與一九四五年後相去不遠,但的確呈現殖民體制下擠壓出的國族思索。另外,在一九三〇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中,更已隱約展現部份臺灣文學者開始以超越亞洲的視野思索「世界公民」的可能性。1<span style="color:rgb(96,201,202);"></span>不可否認的,世界秩序的觀察角度仍然受到作為殖民者的日本人「脫亞入歐」的觀點影響。 而在一九八七年解除戒嚴、一九九二年廢除刑法第一百條之後,國族思考解脫了中國國民黨體制的束縛,迥異於一九四五年之後至一九九〇年代初期的國族意識正式在文學場域取得代表性。一旦將臺灣文學英譯的成果,更向一九四五年以前以及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延伸,勢必能夠豐厚當前「臺灣文學」在北美大學文學課程中被呈現的樣貌。

第二, 前述的單一化,實際上也是一種「理論架構」的集中。廣義的「動員戡亂時期」及戒嚴體制,事實上是對於「認同政治」(identity politics)的排斥。在學理上,認同政治的拓開永遠導向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這一個思考理路,特別有助於查考當前應用於北美大學文學課程的臺灣文學作品中,邱妙津作品的存在。邱妙津的《鱷魚手記》及〈柏拉圖之髮〉,無論在當前北美大學文學課程大綱中,或臺灣文學史的認識中,都顯得寂寞。事實上,處理同性戀題材的作品,甚至更廣義地,處理各種「性少數」的作品(諸如洪凌、陳克華、凌煙等人的作品),在一九九〇年代的副刊、文學獎場域的迸放,直是一個文學史必須處理的問題。然而,北美大學課程綱要中邱妙津孤孑的身影,全然無法忠實反映一九九〇年代的臺灣文學景緻。邱妙津只是一例。

實際上,當臺灣文學作品的英譯成果朝向認同政治被壓制的時期,提取臺灣文學成果的種種理論架構,諸如女性主義(feminism)、酷兒閱讀(queer reading)等挑戰既有體制的理路,並無法真正展開。惟其如此,目前「臺灣文學」在北美大學中的理論潛力,大致仍未脫冷戰(Cold War)架構下的世界秩序。1<span style="color:rgb(96,201,202);"></span>冷戰的時間幅度,大約與中國國民黨在臺灣的戒嚴體制重疊。 在同樣的脈絡之下,一九四五年以前,日治時期的臺灣文學作品尚未充分被英譯也尚未普遍進入文學課程大綱的議題、理論關懷中,實為一體之兩面。大膽而不揣政治不正確地說,依據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九〇年代初期在臺灣具有壓制性的史觀,目前已有英譯,集中於該時期的文學,都應該是「後(日本)殖民」文本。正因理論脈絡未曾真正拓開,一九四五年以前的臺灣文學作品連作為對照於一九四五年「解殖民」的殖民時期文本都不可得。

第三, 理論架構的集中,也造成理論演繹的偏廢。本研究所搜集,北美大學文學課程中的臺灣文學作品,有許多被安置於「華語語系研究」(Sinophone studies)的理論框架中。延續第二點的觀察,「華語語系」的理論關懷解釋著李永平、黃錦樹、黎紫書等人作品在課程大綱中的存在,以及它們作為例證的理論關懷。

但是,一旦李永平、黃錦樹、黎紫書的作品,和課程大綱中最大宗,多半被置於「現代主義」理路思考的作品並列,實際上展現著「華語語系」應用於臺灣文學所可能層疊出的理論厚度。華語語系理論關懷中「去中心」的概念,映照著特定國族認同下,「自詡為中心的邊陲」(臺灣現代主義作品)與「廁身邊陲的『中心』(馬華)醒覺到表象上『更中心』(臺灣)其實也邊陲」的遭遇。而這樣的思索理路在北美大學文學課程大綱中也並未出現。提出此一排列,以及前段中「殖民」、「後殖民」的思考,乃是在映照臺灣文學史既成的史觀和歸類,對於北美學界對於單一作品的理解有深遠的影響。截至目前為止,北美大學文學課程綱要中對於文學作品的理論演繹,相當程度延續著臺灣的學術成果。臺灣文學外譯在學術、教科書導向的選譯策略上,除了應該更廣泛地延續向現代主義以外的文學作品,在選輯、分類上也應採取更大膽、更具理論企圖的思考;透過臺灣方面的「譯」,主動引導北美大學文學課程的「讀」。

3) 北美大學臺灣文學課程選讀作品的理論意義

在理論關懷的連結方面,本研究搜集,以臺灣為關懷焦點但並未直接以臺灣文學作品列為研讀材料的課程大綱,同樣具有參考價值。這些課程,主要為歷史學系、社會學系及政治學系所開設。將這些課程大綱與文學相關系所開設的課程進行比對,可以發現幾個值得注目的現象:

第一, 在課程大綱及指定的學術文章中,最經常與解嚴聯繫的字詞中,解嚴作為一種「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的終結,更高於民主化。實際上,戒嚴之政治力干擾臺灣透過資金、貨物、人員連結於世界秩序之內,隨解嚴而終止,是學理對於臺灣解嚴的具體認識。據此,解嚴對於臺灣社會具體的影響,呈現於前述課程大概中,乃是臺灣社會客觀而如實地受到雷根、佘契爾時期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及私有化(privatization)的影響,並做出反應。這些影響及反應,在歷史學、社會學等系所諸如「解嚴後的臺灣社會」(the Taiwanese Society Since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的課程中,均有呈現。

相對的,在文學系所的課程中,解嚴後的臺灣文學,主要以「酷兒」(queer)、「原住民」(aborigines)、「都會」(metropolitan)等議題性的框架呈現。並且,上述議題皆以特定的作者、作品為代表;諸如邱妙津代表「酷兒」,夏曼.藍波安、田雅各代表「原住民」,而朱天心的《古都》代表都會思索等。換言之,解嚴後的臺灣文學,在北美大學課程中,不似戒嚴時期「冷戰體制」等史觀統攝,而呈現為發散式,紛呈而缺乏詮釋框架的文學現象。

第二, 延續前述觀察,即便「情色」、「酷兒」、「原住民」、「(後現代)都會性」等類型的書寫的確在解嚴後的臺灣文學場域蔚為風潮,目前在北美大學文學課程中作為前述文學現象代表的作品,與現今皆約略有二十年的時間差。換言之,在北美大學中的「臺灣文學史」最前端,大致終止於一九九〇年代末。

就歷史發展的角度觀察,一九九〇年代末期與二〇〇〇年代初期,恰是臺灣解嚴後迸放的社會力與經濟力,在世界舞台及能見度、影響力逐漸為中國市場及經濟力量的規模所取代的時期。此一發展的趨勢,在二〇〇〇年代末期雷曼兄弟公司引發的世界性經濟恐慌,而中國成為世界性的債權國臻至顛峰。當前,鑑於美、中貿易爭競以及舉世對於中國、華為、「一帶一路」的系列性圍堵,則可視為前述趨勢的階段性終點。臺灣社會及其相應的文學史及文學發展,延續前述解嚴後例外狀態終結的觀察,即便不如一九九〇年代醒目,仍然在因應世界性的發展做出反應;所欠缺者,是歷史性、理論性的詮釋,以及得以將此時期的文學史及文學作品聯繫起來的史觀及框架。根據經驗,既成的「史觀」、「框架」、「作品」的系統,例如戒嚴時期現代主義前後的臺灣文學,是致使臺灣文學作品進入北美大學課程的關鍵策略

第三, 如何印證「史觀」、「框架」、「作品」的連結,是北美大學文學課程對臺灣文學的系統性需求呢?本研究分析所搜集的課程大綱發現,大學部課程及研究所研討課(graduate seminar)所閱讀的臺灣文學作品,有極高的重疊性。其間差異,在於研究所研討課於文學文本之外,會以文學史或文學評論及學術研究作為詮釋框架,配搭所閱讀的文學文本。大學部課程的授課深度,止於文學作品的「細讀」(close reading)及文本分析。研究所課程則以臺灣文學學術研究成果輔助討論。然而,大學部課程中,授課教授講述的內容,並不脫研究所課程研讀的學術作品內容。此一現象顯示,北美大學中的臺灣文學課程,同時有作品及文學史、文學理論的需求。其中,為顧及大學部學生的語文能力,臺灣文學作品需要英譯。文學史、文學理論的學術成果部份,由於研究生多半具有一定程度的中文能力而無需翻譯,但具有指導臺灣文學作品選讀及詮釋的功能

在研究所研討課的臺灣文學課課程大綱中,目前最普遍被研讀的文學史及文學理論著作,計有王德威,〈一種逝去的文學?—反共小說新論〉(摘自《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蔡芳玲,〈五〇年代大陸來臺小說家作品論〉(摘自《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楊照,〈文學的神話,神話的文學—論五〇、六〇年代的臺灣文學〉(摘自《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齊邦媛,〈四十年來的臺灣文學〉(摘自《四十年來中國文學》)、陳芳明,《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此一臺灣文學理論、評論性學術作品的集合,所處理的文學史分期,恰恰與當前在北美大學臺灣文學課程中最廣泛被閱讀的作品重疊。也就是戒嚴時期現代主義前後的作品。

相對的,解嚴後的臺灣文學作品,在臺灣文學課程中被呈現(representation)的廣泛程度難以比擬現代主義時期的作品;與之相應的現象,正是處理二〇〇〇年代後的文學史及理論性、框架性學術作品,豐厚程度並不如處理解嚴前後的學術。臺灣文學作品的選譯策略,當可優先翻譯近年發表,並且具有文學史代表性或既已寫入文學史的作品;一方面因應北美大學臺灣文學課程的作品需求,另方面,也以之引領北美學界對於該時期文學理論的關注,達成以「史觀」、「框架」、「作品」的系統性連結進入北美大學課程的策略目標

4) 北美大學臺灣文學課程選讀作品的地緣政治意義

在關於「臺灣性」的主題連結,以及地緣政治連結方面,則必須勾連前述的文學史、文學理論的框架性關懷,來適應北美高教現場涉及臺灣文學課程的需求。

關於「臺灣性」(Taiwanese-ness)及地緣政治的問題,觀察所搜集課程大綱中呈現的臺灣文學作品,經常性地被放置於「海洋史」(maritime history)、「殖民」、「創傷」(traumatization)、「現代性」、「後現代」、「認同」、「商業/品化」(commodification)、「酷兒」等框架之中;而實際上,統攝以上種種架構的主題,則始終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Joseph R. Allen 教授的著作 Taipei: City of Displacements 所提示的「異地性」。此一異地性,是臺灣及臺灣文學具有理論潛力的能動性。

而異地性指向什麼樣引介、翻譯的標的呢?本研究認為,以「為北美大學文學課程所採用」為策略目標,關鍵不在於「選取什麼作品?」而是「基於什麼原因?」具體而言,臺灣文學外譯所需要的人力資源,並不只是翻譯人員,而同時必須在編輯工作層面上運用學術工作者的成果。換言之,不能夠只是主動提供譯文,不能夠只是著眼於北美大學中臺灣文學的學習者應當「讀什麼?」(what),而必須著眼於他們「怎麼讀?」(how)。也就是在提供作品翻譯作為教材的同時,也提供作品的文學史、文學理論意義,作為「教案」。

這樣的策略,能夠最準確第因應北美大學文學課程的安排需求。涉及臺灣文學的課程中,除去以臺灣作為單一關懷的課程,臺灣文學主要被收納於兩種視野當中。一是「華語」(Chinese speaking)的視野,二則是包含臺、中、日、韓的「東亞」視野。在上述兩種視野中,臺灣文學作品和其他國家作品的連結,永遠是主題性、議題性、理論性的。主動在提供譯文的同時一併提供作品的文學史、文學理論意義,不啻提供與他者連結的線索。從而得以提高臺灣文學作品在北美大學文學課程中的能見度。

四、 結論及預測:

當前,北美大學中,涉及臺灣文學的課程,以「殖民」、「現代性」、「冷戰」、「新自由主義之下的後現代」為主要的關懷。對於臺灣文學作品的選讀,較不以特定作者為導向,而是以「專題」為導向,將臺灣文學作品安排於課程之中。因應此一需求,臺灣文學外譯需要以編輯專題導向的教科書作為策略,來達成使臺灣文學作品更全面而廣泛地進入北美高等教育現場的目標。

現今普遍在北美大學文學課程中被閱讀的臺灣文學作品,若以文學史的角度觀察,主要偏重於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九〇年代前後的戒嚴時期從屬現代主義或作為其回應的作品。日治時期以及解嚴後及至二〇〇〇年代之後的臺灣文學作品,在被呈現的廣泛度和深刻度皆無法與之相比。與此一現象相應,則是處理這些時期的學術成果被引用的次數也較少。臺灣文學外譯需要優先選譯日治、解嚴後的文學作品。同時,應更全面地翻譯既已被寫入文學史的作品,以及能夠反映時下文學風潮與關懷的文學獎得獎作品。1<span style="color:rgb(96,201,202);"></span> 獲得文學獎的中篇、短篇小說作品,在篇幅上也更適應北美大學文學課程專題性的需求。

本研究搜集的課程大綱,主要以主題性、議題性、理論性的架構,將臺灣文學作品收納於「華語」及「東亞」的視野當中。臺灣文學外譯在編輯臺灣文學讀本一類教科書,選譯作品的同時,必須一併提供譯作的文學史、文學理論意義,俾使譯作更具有教案性質,便於文學課程安排連結其他華語或東亞的作品。

Sidenote

Foot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