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Lit and the Global Sinosphere

Articles

日據前臺灣宦幕大陸詩人攷論——以清代臺灣翰林曾維楨、進士蕭逢源爲例

Taiwan Lit 2.1 (Spring 2021)

摘要

自沈光文桴遊臺灣以後,臺灣文風丕開。從1738年中舉的台南文人陳輝始,臺灣逐漸湧現出眾多通過科舉走上仕宦道路或者爲人幕僚者,其中又有許多因爲清代「異地為官」的職官制度而渡海內渡至大陸謀職者。這些宦幕大陸文人在宦幕期間寫作了一定數量的詩文,但大多分散零落,目前尚未有系統對其進行整理研究者。本論文即初步對此一創作群體及其詩文作初步的較爲系統的鉤沈、攷證和論述。1本論文爲福建省社科規劃項目“臺灣內渡作家研究”(項目編號FJ2019B056)系列成果之一。

關鍵詞日據前臺灣;內渡作家;宦幕大陸詩人;曾維楨;蕭逢源


在海峽兩岸學界和一些海外學者們的持續努力下,在當下,臺灣文學研究已漸成顯學。但歷查幾種版本的臺灣文學史並各種學術期刊以及歷年的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博碩士論文,臺灣文學研究學者的學術興趣大多集中於島內的臺灣文學現象,宦幕文學部分則著力於對自內地來台文人的論述與攷察。其中更多的學者似乎對於乙未割台以後的臺灣文學現象比較感興趣。而對乙未割台之前的宦幕內陸的臺灣士子們(此處所言宦幕內陸的臺灣士子,乃自幼生長在臺灣,成年後始離開臺灣者)則較少關注。本論文即嘗試以清代臺灣翰林曾維楨、清末進士蕭逢源為例對此一創作群體的宦幕事蹟及其詩文作初步較爲系統的鉤沈、攷證和論述,以期抛磚引玉,尋找臺灣文學研究的另一個新的學術生長點,淘洗出異時空下同文詩寫的多元化文學面貌。

一、日據前臺灣宦幕大陸詩人曾維楨在臺事跡攷

臺灣第一位翰林、彰化第一位進士曾維楨出生於彰化花壇鄉白沙坑,曾任翰林院庶起士、湖南石門縣知縣,告老還鄉後曾致力於編修縣志。道光《彰化縣誌》卷十二後錄有曾維楨所撰〈邑志書後〉。據《臺灣文獻叢刊》:「彰化縣有舉人自乾隆九年黃師琬始,有進士自道光六年曾維楨始。」1清·丁紹儀《東瀛識略·東瀛識略卷三·學校》, 《台灣文獻叢刊》第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版,頁28。

據《全臺詩》「曾維楨」條下「提要」所記:「曾維楨(?-?),字雲松。福建泉州人,寓居彰化。清道光六年(1826)翰林,歷任湖南澧州石門知縣,調巴陵衡陽各縣令。歸田後編修《彰化縣志》。」1施懿琳撰,全臺詩編輯小組編撰《全臺詩》(第四冊),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2月1日初版1刷,頁302。《全臺詩》並錄有曾維楨詩一首:

題吳畦先生春江載酒圖
鷺水曲曲,春來波泛綠。螺髻鬱濃青,微茫射朝旭。沿岸柳毿毿,夭桃紅綻玉。指點翠微間,岩壑如新沐。誰家書晝船,欸乃聲斷續。載酒並攜柑,浩歌振林木。地遠清且幽,興移無拘束。我聞賀季真,鏡湖擅芳躅。習氏高陽池,小築峴山麓。先生大雅人,望古遙追逐。壯歲即挂冠,蠟屐當雕轂。愧我未識韓,交臂失良覿。舍人君家嗣,珥筆近天祿。為言舊亭臺,遺植多芬馥。妙手李將軍,繪事殊古穆。境澹雲悠悠,天高風謖謖。披圖為黯然,鬢眉宛在目。1該詩為施懿琳編校,見《全臺詩》,頁302。詩下並注云:「此詩收於陳漢光《臺灣詩錄》,又載賴子清《臺海詩珠》。」

由此詩看來,曾維楨詩作古樸典雅,情感自然流淌,天然渾無彫飾,頗有古體五言詩之風。查連橫《台灣詩乘·卷四》(1921),中記有呂西村作《題吳藟畦先生春江載酒圖》一詩事:

「臺灣流寓之士,若藍鹿洲、陳少林之詩既載之矣。近代如謝管樵、呂西村,皆有名藝苑。……呂西村名世宜,字可合,又字不翁,泉之同安人,道光二年舉鄉薦。精金石,尤工分隸。受淡水富室林氏之聘,居板橋別墅垂二十年,著《愛吾廬文集》三卷、《愛吾廬題跋》一卷、《古今文字通釋》七卷、《筆記》三卷,而詩未見。唯《溫陵詩紀》載其一首,迻錄於此,以覘梗概。題吳藟畦春江載酒圖云:『葡萄美酒木蘭舟,乘興春江事勝遊。人世風波多不管,且浮綠蟻且盟鷗。』」1連橫《臺灣詩乘·卷四》(1921),見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集.第五十一輯,連橫著 :臺灣詩乘, 臺北:臺灣文海出版社,1974年6月版,頁506。

呂西村《題吳藟畦先生春江載酒圖》詩收於《溫陵詩紀》,而「溫陵」為今泉州市的舊稱,其詩應為寫泉州事。而與其生長於同時期的曾維楨,為同一畫圖題詩,則曾維楨所題詩篇也應當是寫泉州事,詩中的「鷺水」當為如今廈門的「鷺水」。此恰可為本論文下文所言曾維楨晚年流寓閩南地區的佐證。

另據目前存留的曾維楨遺墨,還可看到「興酣落筆搖玉嶽,詩成嘯傲淩滄州」的詩句,氣勢雄渾,極有氣魄。

曾維楨是第一位被清帝欽點翰林的臺灣進士,被稱爲「開臺翰林」。而且據臺灣「省文獻會約聘研究員」林文龍《臺灣的科舉及相關習俗》1本文刊於《社教資料雜誌》248期(1999年3月) 第5-10頁。一文考察,「清代臺灣籍進士中,獲選翰林院庶起士的僅彰化的曾維楨一人。」

曾維楨得中翰林,還曾引出彰化縣花壇文德宮福德正神(土地公)頭戴烏紗帽、擁有翰林官位的佳話,並引發了後來延續百年至今的花壇鄉迎花燈活動等白沙坑文德宮福德正神民間宗教信仰。據彰化縣誌與白沙坑文德宮廟史記載,曾維楨爲花壇鄉白沙坑人,十六歲中舉後,向村裏福德正神求得神符,隨身帶符渡海進京參加大會試。因文章超群拔萃,典冊俱佳,被清帝欽點翰林。而據道光年《臺灣省彰化縣誌》第四冊中〈臺灣縣誌卷八·人物志〉「舉人」條記載:「(嘉慶)二十三年戊寅葉大章榜:曾維楨由府附生中式第三名,祖籍晉江人,丙戌科進士。」1《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一六號》,《臺灣省彰化縣誌》(第四冊),據清·李廷璧主修,周璽縂纂,1968年莊松林校訂排印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3月臺一版,頁231。查嘉慶二十三年為西元1818年,曾維楨既為十六嵗中舉,據此推斷,曾維楨的生年應為1803年,亦即清仁宗嘉慶八年。而彰化縣花壇鄉文德宮福德正神神像,相傳乃由新厝內李朝魁先民於康熙27年自內陸攜來,因屢顯靈驗,眾人倡議建廟奉祀,稱為保安宮。道光六年曾維楨經魁中式,殿試二甲,成為開台首位翰林,保安宮被清帝改贈謂文德宮,以保境安民,並發揚文風德教,此後,文德宮一名一直沿用至今。民間傳説文德宮正神也因保佑曾維楨渡海赴試有功,被清帝敕封翰林,並賞戴烏紗帽,成爲閩臺地區獨一無二的烏紗帽土地公。花壇鄉規模最大的節慶活動文德宮元宵節迎燈,也是很獨特的民間節慶活動。此一節慶活動的由來也與曾維楨有關。民間傳説,曾維楨在京任職翰林院時,看到元宵節京城的熱鬧景象,不由思念起故鄉親老,因無法隨侍盡孝而傷感。皇上得知此事,便特御賜白沙坑文德宮,每年元宵節可依京城節慶方式,大排迎花燈以娛曾維楨家族長者。自此,迎花燈節慶活動持續沿襲至今,不曾中斷,距今已約有160餘年的歷史。白沙坑民間也有傳説彰化文德宮所奉祀之身穿古袍,頭戴禦賜烏紗帽的福德正神(土地公)即為出身本地之清帝欽點翰林曾維楨者,並傳説曾維楨曾被皇帝敕封為翰林宮神。民間傳説是否屬實,有待考據,但至少説明,曾維楨得中翰林給家鄉父老帶來的榮耀及其在家鄉百姓中的崇高威望。

據報載,目前曾維楨的故宅尚存,「他的宅院規模較樸實,一字形瓦頂平屋俗稱「『一字龍』,歷經多次整修,僅正廳門楣上方貼著兩條五爪龍的磁磚,代表曾家門第不凡。」1http://140.126.36.92/aerc157/133/s17/travel2.htm,2008年11月28日查閱。

有關曾維楨中式後在臺事跡,查道光四年《奉憲禁各衙胥役勒索紳衿班數碑記》1《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第肆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6年3月出版,頁456-459;或見“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典藏碑刻原件。內有曾維楨的姓名。此文引述了曾維楨等知識分子代表臺灣士紳爭取自身權益的呈狀。曾維楨等人的呈狀控訴了當時臺灣各地衙役勒索臺灣士紳的罪行,由《碑記》全文來看,這些臺灣士紳是在「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尷尬場面下,越級向台灣道憲胡承珙遞狀,為臺灣知識分子爭取尊嚴,由此顯示了曾維楨擔當道義、爲民請命的知識分子情懷。該篇呈狀行文果敢、仗義直言,不畏強權。語句雖平實寫真卻又不失形象生動。碑刻原文如下:

奉憲禁各衙胥役勒索紳衿班數碑記
特授福建臺灣府臺灣縣正堂加十級、記大功五次李,為請嚴勒索班數示禁等事。
案蒙前府憲蓋劄:「蒙臬道憲胡批:據舉人曾維禎、貢生林慎微、監生黃錦尚、生員曾恩寵、周錦春、楊邦憲、武生林開基等呈稱:『竊惟物不平則鳴,事不能已則訟。訟也者,曲直所由判、榮辱所由分也。顧辱之所在,當在於案下剖斷之時,未聞有未經質訊而必先辱於刑杖!什差之輩橫行酷索、號曰班數,又自稱為鋪堂,甚至儒服儒冠至此亦遭其扭扯詬詈。士為民倡,辱若泥塗,此不平之鳴,禎等所為呼天而訴也。查民間詞訟,一紙之遞,所費近千。批准後,即宜送禮與承發書,乃其將案分交值承、送簽稿。嗣是而承、而差,而夥、差夥、館記、堂口、亦皆有禮、有費。諸皆分致,乃得具領投到,赴案質成。彼民之負屈含冤而家無儋石,其何堪茲索悉耶?最可恨者,刑杖什差,無票無案,如狼如虎,橫索鋪堂!投案之民有無力供奉者,驅而罰跪於福德祠,各出短棍,自頭至踵,參錯刑之,號泣哀求,既無一人焉出為救止;官衙深邃,又不聞疾痛慘怛之聲。嗚呼!含冤未伸,先有冤上加冤之慘;非罪被累,甚於罪上加罪之刑!窮戶貧民,每思及此,而或受兇惡之淩,終不敢赴衙而控也。顧此猶屬平民隱痛,陳之以瀆天聽,以冀憲憐耳!若夫儒服儒冠之士,因案而到公庭,例則罪所必懲,財請老師當堂戒飭;如未經詳革衣頂,不得遽加 鍊撲責,所以明聖朝崇儒重士之意。抑榮辱、黜陟之柄,自有學憲專司,地方官不得而擅奪之也。何得刑杖什差膽敢於公堂之間肆行酷索,儼如正供關稅,律所難寬;不惟不屑溫語、諛詞墾請、解囊惠賞,且視投案之貧富而分別派定額數,以待其央托議減,而許否尚聽主裁。寒士有分文莫措者,穢語以辱之,扭扯以淩之;有不能忍受而反之以惡聲,則遭其扯破衣服,互相鬥毆者,亦有之。蓋未講定鋪堂,原差亦不敢帶上堂訊,其弊之由來也久矣!夫士有三等……上士潔清自好,不屢公庭;下士則有不守臥碑,致受其辱,孽由自作,夫何足惜?所惜夫不得已而訟之中士,官且不得而辱之,而此種刑杖什差竟辱之也!士為四民之首,元氣不可以不培。臺地差役威靈,詩書色減!從前鳳邑生員王際清赴前憲張轅訊,即為遭索鋪堂鬧事;旋蒙前憲將頭役李英等責革,而士心乃安。嗣後,又有生員洪天衢再鬧。近來紳衿赴案投質,勒索鋪堂比前尤甚。如斯積弊,及今未除!禎等竊以為孔孟之徒,不如□卻之子矣,不特此也;橫索鋪堂者積習相沿,直視為分所應得。而稍有英氣者,斯文自負,又指為法所不容,倘一旦激成眾怒,釀起禍端,其患當更有不可測矣。以貴敵賤,大失便宜!禎等竊謂:與其追悔於將來,毋寧綢繆於先事之為愈也。仰惟仁憲,東寧督學,科甲名臣;凡茲名列六庠,如嬰兒之依慈母。敢請法持三尺,以宗主而煦儒生!瀝叩伏乞欽憲大人,恩准通飭府縣,一體出示嚴禁,毋許衙門刑杖什差橫索鋪堂之禮;庶紳士有別,不致以遭辱輒起禍端。一筆陽春,斯文有主,沾恩奕世!切呈』等情。蒙批:紳士人等不知自愛,幹預詞訟,匍富公庭,其淩辱之加,固由自取。然鋪堂等項名目,久幹例禁,該胥役等何得明目張膽、任意勒索,殊屬不法。仰臺灣府通行廳、縣,一體出示嚴禁,毋再稍任私索滋事,致幹未便」等因。
蒙此,查鋪堂等項名目,久幹例禁,該胥役等膽敢索擾滋事,實屬玩法,合行示禁。為此,示仰紳士及胥役人等知悉:自示之後,各胥役毋得再藉鋪堂等項名目,任意勒索滋事,致幹提究;該紳士等亦應知自愛,勿復干預詞訟,匍富公庭。各宜凜遵,毋違!特示。
道光四年 月 日,舉人曾維楨、陳玉輝、林大均、林謙光,貢生林慎微、王啟昭、陳連魁、施廷選、楊登科、黃天德、吳道行、邱朝宗,監生蔡耀謨、林有華、黃錦尚、曾式高,廩增附生林瓊、周錦春、洪坤、林靖邦、曾恩寵、邱宗華、周師洛、陳振玉、林正春,謝天寵、徐朝衡、蔡維俊、柯復貴、陳衡、林長青、周泰然、謝德讓、林元宗、楊邦憲、楊桂芳、林開基、蔡兆禧、蕭起鳳、江日升、六學,公捐立石。

參照臺灣「國家圖書館」碑碣說明:「碑原立於台灣府奎樓書院,民國四十三年(西元一九五四年)移立赤嵌樓小碑林,六十七年(西元一九七八年)移立大南門碑林。本件碑記旨在嚴禁各衙門胥役橫行勒索所謂『班數』或『錦堂』的陋規,並期勉紳衿潔身自愛,勿復干預詞訟,而由台灣縣知縣李慎彜示禁,府城士紳立石。文中『前府憲蓋』,即指台灣府知府蓋方泌;「道憲胡」,即指台灣道胡承珙。碑文曾收錄於「南碑集成」、「碑林圖志」,為清代台灣鄉治與士風的珍貴史料。」1「台灣記憶·台灣碑碣拓片」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document_ink_detail.hpg&amp;xml_id=0000163411,2008年11月28日查閱。<a href="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document_ink_detail.hpg&amp;xml_id=0000163411"></a>上引碑文是研究清代臺灣吏治的重要歷史文獻。

  另有《奉憲禁胥吏勒索紳衿碑記》(道光五年)1《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第肆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6年3月出版,頁459-460。文中亦有「據舉人曾維楨、林大筠……等簽呈,請飭嚴禁,毋許衙門刑杖什差橫索『鋪堂』禮等情,批仰出示嚴禁,……」1《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第肆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6年3月出版,頁459。等表述曾維楨事跡的文字。

由以上碑文中可以看出,在當時倡立此示禁碑時,曾維楨尚未考中進士,因此碑中列名時,曾維楨署銜為「舉人」。至於曾維楨姓名中的「楨」字時為「楨」字,時為「禎」字,則應為書寫碑文者的筆誤所致,據《明清進士題名碑記》1《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朱保炯、謝沛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初版第一次印刷,頁2784。,其名應為「曾維禎」,而據其本人題寫的《三峽祠堂錦屏序》和《啟陽祠堂錦屏序》,均署名為「曾維禎」,由此可知,至少曾維楨在考中進士的時候採用的是「曾維禎」一名,榜上題名也應該是採用的「曾維禎」一名,據現存的曾維楨中進士捷報,其中的姓名也是「曾維禎」一名(雖書為「禎」字,但頗似「楨」字,他人由此誤認也未可知),而從其個人化的書寫文字上看來,曾維楨個人也是認可「曾維禎」這個名字的。但據《孝感縣誌》和《石門縣誌》,內載兩縣曾任知縣名中,「曾維楨」一名赫然在目。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道光六年丙戌科(1826),「第二甲一百一十名」中錄為「曾維楨」。另根據近年在曾維楨家鄉發現的聖旨上的御題「曾維楨」姓名,大致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清帝御題了「曾維楨」一名,或者雖書為「禎」字,但頗似「楨」字,估計此後大小官員大都跟隨聖意,稱「曾維禎」為「曾維楨」了。

二、日據前臺灣宦幕大陸詩人曾維楨內渡為官後事跡攷

至於曾維楨內渡為官之後的行跡,可以從曾維楨臺灣家鄉的民間文獻、口述歷史以及清代官方記載的文獻檔案、地方誌書中尋找出大致的脈絡。通過民間文獻與官方記載的兩相比照可以尋找差異,糾正錯訛,還原歷史真相。

據道光年《臺灣省彰化縣誌》第四冊中〈臺灣縣誌卷八·人物志〉「進士」條記載:

「(道光)六年丙戌王慶元榜。曾維楨經魁中式,殿試二甲,以翰林院庶吉士散舘,改任湖南澧州石門縣知縣,調巴陵縣知縣。」1《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一六號》,《臺灣省彰化縣誌》(第四冊),據清·李廷璧主修,周璽縂纂,1968年莊松林校訂排印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3月臺一版,頁230。

據《重纂福建通志卷》載:「道光六年(丙戌)朱昌頤榜:臺灣府臺灣縣曾維楨(翰林院庶吉士改澧州石門知縣)。」1清·孫爾准等 纂修,《褔建通志臺灣府》(三),《台灣文獻叢刊·第 84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6年3月出版,頁161。

據曾維楨臺灣家鄉白沙坑地方的民間文獻和庶民口碑,乾隆十一年(西曆一七四六年),曾曰瑛首先聘請貢生王宗岱來白沙書院講學,乾隆二十四年(西曆一七五九年),彰化縣知縣張世珍看到書院日趨老舊,於是撥經費重修建築。其後的彰化縣知縣張貞生聘請貢生胡遠山來講學,乾隆五十一年(西曆一七八六年),林爽文事變爆發,彰化縣城被攻陷,書院被焚燬殆盡,叛黨逼胡遠山投降,遠山不屈服,被淩虐至死。亂事平定後,新任知縣宋學灝有鑑於白沙書院已經成為縣內重要文教地標,影響人心至鉅,於是再撥經費重建書院於文廟的西邊。嘉慶二十一年(西曆一八一六年),知縣吳性誠將書院擴建,使建築更形寬敞,來院師生日趨增加,其中培育最著名的學生,當數後來被譽為「開台翰林」的曾維楨。曾維楨字雲松,曾任湖南省石門縣、衡陽縣與巴陵縣等地的知縣,頗有清望,他最特別的情事,莫過於正是白沙坑人,這正與風水指出白沙坑將出人材的說法相互呼應,而為當地鄉民津津樂道。

據《孝感縣誌·職官志》(臺灣成文出版社)載,「曾維楨,福建晉江人,字子蔚,以庶常改知縣,(道光)二十一年任,官孝感十年,愛士卹民,地多善政。後遷牧沔陽。臨去士民猶依戀不置。」1《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三四九號》據清·朱希白等修,沈用增纂,清光緒八年刊本影印本《湖北省孝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5年版,頁627。但查閱《沔陽州志》,並無曾維楨在該地任職的記載。而湖南石門縣有關文獻卻有曾維楨重修該縣秀峰書院的記載,原文如下:「秀峰書院,位於湖南石門。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知縣許耀祖改義學而成。有3堂8齋。嘉慶二十五年(1820)知縣蘇益馨增設膏廩,捐資助獎。道光中知縣曾維楨重修,厘定規制,改名天門書院。本縣謝鴻恩曾為山長。清末廢。」1據《同治縣志》趙璇所撰〈秀峰書院序〉和原石門中學校長申悦廬撰文所載。另據石門縣黨史辦供稿。另見《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二八五號》據清·林葆元修,申正颺纂,清同治七年刊本影印本《湖南省石門縣志(二)》(台灣: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卷七·職官「國朝 知縣」條下有:

曾維楨  號雲崧 福建彰化庶起士  散館改知縣道光十年任詳名宦1清·林葆元修,申正颺纂,清同治七年刊本《湖南省石門縣志(二)》,台灣: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5年版,頁526。

又見同書《石門縣志卷七之二·名宦說》:

曾維楨  號雲松廉明惠和振興學校勤月課獎闆孜孜不倦今書院規條皆所酌定下鄉勘驗夫馬取給廉俸丁差舁役無纖毫需索弊絕風清時有巨盜聚黨縣北之松滋兩界橫行無忌案積如林罪在不赦拘至複敢越禁遠逃嚴差捕獲置諸重典境賴以安1清·林葆元修,申正颺纂,清同治七年刊本《湖南省石門縣志(二)》,台灣: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5年版,頁583。

而同書「國朝  知縣」條下,「曾維楨」條之後,為王治元(該縣志中,該知縣事跡缺錄),「王治元」名後有「穆清阿」條記:「穆清阿,滿洲正紅旗進士道光十二年任」。由此可知,曾維楨至晚在道光十二年已調離湖南石門知縣一職。

而據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工作室所藏刑部檔案記:「移會稽察房湖廣總督奏為特參解審罪應斬決重犯徐大毛中途脫逃僉差不慎之州縣交部議處一摺奉旨這所參之湖北隨州知州梁芸滋孝感縣知縣曾維楨著一併交部先行議處仍照例勒限緝拿」1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工作室藏刑部檔案道光25年5月刑部檔案原件,資料編號NO000054582。。另據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道光28年(按:1848年)9月21日吏部檔案記:「移會稽察房知照湖廣總督[裕泰]奏孝感縣知縣曾維楨首先拏獲鄰境拒殺差役罪應斬梟盜犯奏請送部引見」1見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內閣大庫檔案》道光28年(按:1849年)9月21日吏部檔案,資料識記編號130199-001<br />http://catalog.ndap.org.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ContentID=85&amp;OID=2640438,2008年11月28日查閱。。可見,1848年9月時,曾維楨尚在湖北省孝感縣擔任知縣。並且還立了功,抓獲了逃脫的死囚犯、大盜徐大毛。

另查現今留存的曾維楨書寫的錦屏,上有「賜進士出身奉直大夫翰林院庶起士現陛廣東高州府裔姪孫維禎頓首拜撰」,可見,曾維楨很有可能沒有去沔陽任職,而是改到廣東高州任職或流寓。後又由高州回自己的原籍福建晉江定居。

目前留存的曾維楨兩幅親手書寫的錦屏文字1《三峽祠堂錦屏序》、《啟陽祠堂錦屏序》,凡兩屏,每屏分十二折,高約4米,每折幅寬60公分,紅底金字,文雋字秀,四周雕刻八仙、花木等,很有欣賞價值。製於道光廿九年(1849),至今保存完好,實屬不易。全文還可參考福建永春一都鎮文化站黃和鳴編《一都鄉土文化》。全文如下:

三峽祠堂錦屏序
公贊
太封君太祖叔號月進公大人錦屏序
龍山之英賢輩出也,蓋知之非難矣。扶唐宋者,吾有以知者,經濟登甲第者,吾有以知。其文章祀鄉賢者,吾有以知。其品端學醇,獨於開基三峽之月進公、暨二世祖洽祥公,祠堂東龕雖位列功德之尊,其鴻猶駿烈(猶,應為猷)。則因年世湮遠,泉永道長,禎祗聞其略,未及知之稔而悉也。迨丁亥,自翰林假歸,抵永謁親,乃得入祠宗而再拜焉。斯時也,登公之堂,仰公之靈,曠代相感,先澤猶新也。歎曰:今而後乃知公矣。其處裏也,銀峰聳翠,蓮岫排青,不可知其知之能擇乎。其安土也,大啟爾宇,燕翼貽謀,不可知其仁之能守乎。其創造也謀始圖終,艱苦備嘗,不可知其勇之能任乎。況其善遺後世也。人誦孝經,家傳大學,經文緯武,世有聲聞,不猶可知義方之啟後者,實深且遠乎,至矣哉。藐躬而為百世祖,雙眼而相萬年基,此公也。立德立功,麟麟炳炳,殆興宗傳洙泗族,啟南豐之英豪,並稱不朽歟。三峽1注:蘇合,古稱三峽。之雲,仍盍銘諸旗,常勒諸鐘鼎乎。老成以為然。越今歲,果謀制屏以彰顯。郵序於餘,餘思欲書公德,側理其將騰價,請為之占。易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為之誦。書曰:君佑我後,人鹹以正,罔缺為之歌。詩曰:惠我無疆,子孫保之。在天而有知也,當必有怡然粲然者矣。

 

賜進士出身奉直大夫翰林院庶起士現陛廣東高州府裔姪孫維禎頓首拜撰

屏之左右聯:祖德巍峨龍山並峙;孫謀悠遠峽水同流。

啟陽祠堂錦屏序
恭惟聖朝,奎光炳灼。駿命洪延,景福茂盛。以駢臻二儀,光華而復旦。登一世三民躋之仁,三九之域,書軌所通,莫不渾渾噩噩冺知識焉。而善享太平隆福者,莫如我族蒼亭兄。兄與予同出龍山宗派者也。我先人累代扶翊宋室,以學問為經濟,立德立功立言,彪炳史策矣。積善餘慶,後之支分派別者,亦克祖武是繩,纂舊服。若兄則所謂祖宗肖子也。余籍泉郡,離兄世居桃源之三峽頗遠,予又車曆轆計偕,故未嘗相聚晤。丁亥秋,抵永謁志沂堂,適國鬯君制屏,為尊人光,請予序。予詢族中長者,備諗。兄素履。歎曰:兄真偉人哉!與賓莚應引,年鉅典昭,齒德也。辟丕基以光前啟後,敦仁孝也;營別業以延師課藝,崇文教也;置厚產以保生持家,預本計也。至若法文正公之恤,鄰睦族則於門必大。而季嗣選明經,其先聲矣。七十四年中,瑞氣翔洽,和風披拂,孫曾繞膝,四代一堂,非盛德曷以致此。茲國鬯及諸姪,克宏先緒,繼志沂堂原構,更建安美、魁鬥二廈,植德書齊悉,倣逢原之規模,為之入其中。英英玉立,咿唔滿耳,且有挾冊就余共商奧義者,竟優龍而劣虎,元孫嶄然見頭角,亢宗彥也。凡此美彰厥後,又孰非德積於前所留貽乎。雅曰:詒厥孫謀以燕翼乎。予頌曰:俾爾久而臧,俾爾熾而昌。是之謂歟。行見龍章寵錫,峽岫靈椿,承雨露留芳青史,詞臣彩筆舞神仙,予將搦管以揚于金馬玉堂中,亦與有榮矣。後之未能知兄者,予約其實以示之曰。是益應昌期而自昭明德,恢祖澤以克昌厥後者。
謹序
賜進士出身奉直大夫翰林院庶起士武英殿協修
族弟 維禎 頓首拜撰

屏之左右聯:聖世嘉賓,德業輝煌峽水;

      名賢後胄,簪纓似續龍山。

而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六十八號》,沒有曾維楨在此任職的記載1清·楊霽修,陳蘭彬等纂,清光緒十五年刊本影印本《廣東省高州府志(全一冊)》,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67年12月臺一版。。同時,經查《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一一三號》1據清·彭玉麟、殷家儁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刊本影印本《湖南省衡陽縣志》(全三冊),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0年11月臺一版。,其中卷五〈官師表〉中,道光、咸豐、同治時知縣、縣丞等諸種官職中均無曾維楨,可確知至少同治十一年前(1861年)前,他未在此任職。因此,據此推斷,曾維楨極有可能由湖北孝感縣任上告老退職後,轉而到廣東高州府定居。當然,這僅是一種推斷,曾維楨在湖北孝感知縣任職退下之後的行跡,目前還沒有較爲完整切實的記載,故而此處不妨存疑,留待日後進一步地發掘考證,也望知其具體可靠之綫索者有以教我。

三、由日據前臺灣宦幕大陸詩人親友行蹤攷察詩人自身動向

既然考察日據前臺灣宦幕大陸詩人的生平形跡,與其相關的親友,特別是直系親屬也可順帶提及,以爲攷察詩人自身動向之佐證。

仍以曾維楨為例。

關於曾維楨之父曾日襄,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臺灣歷史辭典》中記:

曾日襄
年代:? - ?
字亦思,晚字又健,福建晉江人。先世為泉郡望族,曾祖以下均以名諸生教授鄉裏。弱冠隨伯兄敦澤渡臺,居彰化,為蒙館師,越數年補邑弟子員,時仲兄老,家居,日襄竭脯脩之入以為需,不有私財。嘗館二林之鹿寮,閩粵人糾眾將互鬥,從者且千人,公聞亟馳之,為散眾弭隙,民獲安堵。後30餘年,臺果有閩粵械鬥之變。家居恆貧,歲視束脩為豐歉,人有以匱乏告者,傾囊以濟其急,不足則稱貸無吝色。寬以處眾,嚴於家教,即三尺童子,一聞命無不拱立敬聽者。年81卒於家。以子維楨為翰林,封儒林郎。侄拔萃恩貢。1本篇撰文者:邵雅玲,見《臺灣歷史辭典》,永久保存版,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文化資料庫”存檔,網際網路永久非商業性使用,2004年。

清周璽纂輯《彰化縣志》(下)〈卷八·人物誌·行誼〉中記:

曾日襄,字亦思,晚字又健,晉江人。先世為泉郡望族,高祖繼先公,順治間孝廉,宰東光,有惠政。曾祖以下均以名諸生教鄉裏。公弱冠隨伯兄敦澤公渡台,為蒙館師,越數年,補邑弟子員。時仲兄老矣,方家居,公歲竭脯脩之入,以為薪水需,而不有私財。凡十餘年如一日,是可為為人之所難者。生平敦踐履,外嚴內和,質儉惠毅,與人言無二諾。嘗館二林之鹿寮,閩、粵人糾眾將互鬥,荷戈而從者且千人,公聞而亟馳之,卒為散其眾,弭其隙,而民獲安堵。後三十餘年,台果有閩、粵城鬥之變。家居恆食貧,歲視硯田為豐歉;而性最憐苦。凡有以匱乏告者,率傾囊以濟其急,不足,則繼以稱貸,無吝色。嘗訓其子曰:『待有餘而後濟人,必無濟人之理。故克己待人,雖瀕於屢空,勿恤也』。大抵公寬以處眾,而嚴於教家,訓督子姪輩,晨雞夜火,功課必嚴。門庭之內,肅肅雍雍,即三尺童子,一聞命無不拱立敬聽者。而凡在出告反面者更無論已。年八十一,卒於家。卒之日,家所畜守犬,數日不食,若哀悼然。信乎誠至之足以動物也。子維楨經魁,庶起士,姪拔萃恩貢。

同書〈卷八·人物誌·封蔭〉中又記:

封者何?封其祖父也;廕者何?廕其子孫也。國家以仁孝治天下,推親親之誼,下逮臣工,故封之以榮其先。或例有所限,又為貤封、貤贈以廣之,所謂孝思錫類也。廕之以貴其後,或功垂不朽,又為世襲罔替以永之,所謂閥閱世家也。至於褒卹之典,尤極優厚。
曾大受,以孫維楨翰林,貤贈儒林郎。
  曾日襄,生員,以子維楨翰林,封儒林郎。1清·周璽纂輯,〈彰化縣志卷八·人物誌·行誼〉,《台灣文獻叢刊·第 156 種》《彰化縣志》(下),頁245。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6年3月出版。

〈晉江縣誌(道光版)〉 卷之三十二〈封蔭志〉中也記載了曾維楨的祖父和父親因他而受封的事跡:

曾大受 以孫維楨貴,贈儒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級。
曾日襄 邑庠生,以子維楨貴,封儒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級。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則對曾日襄作了比較詳細的介紹:「曾日襄1748?─1829? 字亦思,晚字又健,彰化人,原籍晉江。弱冠渡臺,為蒙館師,越數年,補邑弟子員。日襄外嚴內和,與人言無二諾,質儉惠毅,寬以處眾,傾囊以濟人,嚴以教家。年八十一卒。子維楨,翰林,庶起士;另有傳。」1該條為林偉洲撰,見《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灣「國家圖書館」 2003年12月出版,頁567-568。這個表述除了生卒年尚待考證外,是比較準確的。

關於曾維楨的後裔,目前可攷者為其嫡孫曾振仲,而曾振仲當下時被福建省泉州市媒體及民間文獻認可為泉州人。例如福建省拍賣行2007年12月30日在福州於山賓館於山堂(二樓宴會廳)舉辦的2007秋季拍賣會「中國書畫」專場在拍賣曾振仲的一幅水墨紙本的行書立軸書法作品時,介紹曾振仲如下:

曾振仲:名遒,光緒二十八年舉人,善書法。福建泉州人,曾維楨之孫。

目前,此幅曾振仲的書法立軸已拍賣完畢,價格為2,000 - 4,000元人民幣左右。

此外,廈門南普陀寺法堂後面的敬業亭有首《憨山大師警世詩歌》摩崖石刻,為曾振仲所書寫。歌詞如下: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家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懊悔,耐煩做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折。
惹禍定從閑口舌,招災多為熱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好歹何煩論短長。
世界本來稱缺陷,此身焉得不無常。
吃些虧處原無害,讓人幾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誰替我,酸鹹苦辣自承當。
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
諂曲貪嗔真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
翠因毛貴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
一劑養神平胃散,兩盅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萬千,死後空持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
休鬥勝,莫爭強,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戲房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詩歌作者憨山大師即釋德清,明安徽全椒蔡姓子,字澄印,晚號「憨山」,世稱憨山大師,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從篇後題識,還可得知這首《憨山大師警世詩歌》刻於光緒十二年(1886)。當時泉州人士林雲龍、林輅存和蔡鳳機同遊南普陀寺,從寺僧處讀此《詩歌》,以為「洞徹了悟,足以警世」,便請書法家曾振仲行書繕寫鐫石傳世,它與光緒三十一年(1905)釋持慧書寫刻的大「佛」字,迄今逾百年歷史,都是南普陀寺的珍貴文物。

曾振仲的活動更多的是在泉州。

每年四月初二、初三,泉州的一些秀才、舉人都會到泉州蘇氏宗祠祖閭蘇會詩,常以井為題,吟詩作對。曾振仲曾在此地作「時過未改胭脂色,空谷年年自在香」詩句1《泉州傳統民居的人文內涵》2006-4-7 10:13:00 泉州門戶網http://www.inqz.com/car/detail.asp?id=11160,2008年11月28日查閱。<a href="http://www.inqz.com/car/detail.asp?id=11160"></a>

泉州晚翠亭建於1949年,是祖閭蘇民居後花園的小亭子,現為福建省泉州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亭名取於「枇杷晚翠」。據報載,1950年代初期,詩人曾振仲與蘇大山、林騷、洪禹川、陳仲瑾等老友常在此亭聚會,吟詩作賦。1《書琴緣》 (《泉州晚報電子版》)http://www.qzwb.com/qzwb/20000310/gb/5148[/url]^qz031009.htm,2008年11月28日查閱。<a href="http://www.qzwb.com/qzwb/20000310/gb/5148%5B/url%5D%5Eqz031009.htm"></a>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惠安縣鼠疫流行130多個自然村,死亡6161人。泉州城也流行鼠疫。曾振仲與黃摶扶、黃謀烈、吳桂生、陳仲瑾等泉州開明人士,戮力推行緊急救濟等慈善事業,發起創辦花橋善舉公所,施醫贈藥、發給貧民度歲錢米、施捨棺槨。1《泉州歷史文化》http://www.cnbzr.cn/cms/?uid-1938-action-viewspace-itemid-386,2008年11月28日查閱。<a href="http://www.cnbzr.cn/cms/?uid-1938-action-viewspace-itemid-386"></a>

位於今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新門街西段的泉郡西嶽宮(俗稱西嶽龍山寺)是閩南地區近代以來僅存的全真教聖地。曾維楨和曾振仲祖孫二人曾為該古寺題聯。道光進士曾維楨題聯為:「龍勢紆迥憑清拱紫,山容韶秀帶郭襟河」;其孫晚清舉人曾振仲題聯為:「西望群山都成爽氣,岳宗太華長鎮仁祠」,兩副對聯既恰當地描繪了龍山寺的美好地理環境,又生動地概括了西嶽龍山寺的內在宗教文化蘊涵。

由衆多有關曾振仲活動的技術文獻來看,曾振仲定居並活動於福建省泉州與廈門一帶已確定無疑,他身為曾維楨嫡孫,爲何定居閩南?由曾振仲的行蹤及其與祖父共為龍山寺題聯一事來看,是否可以推知其祖父曾維楨也終老于閩南?這些疑問都有待學界進一步地揭開謎底。

四、由曾維楨、蕭逢源等出發看攷察日據前臺灣宦幕大陸詩人群體之必要

由曾維楨出發,可將學術視野擴展至臺灣日據前及橫跨日據前後兩個時段的宦幕大陸的臺灣詩人這一獨特的創作群體。

從1738年中舉的台南文人陳輝開始,相當數量的臺灣本土文人通過讀書和科舉走上了仕宦道路或者成為官宦的幕僚。因為清代有著「八百里內不為官」的異地為官的職官制度,這些宦幕文人中不乏內渡大陸,在內陸省份或京畿地區任職者。查閱《明清進士題名碑記》1朱保炯、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初版第一次印刷。,即可找到曾維禎、丁壽泉、陳登元、葉題雁、李清琦、黃宗鼎、蕭逢源、汪春源、施炳修等在內地供職的臺灣進士姓名。其中如,光緒6年進士丁壽泉,彰化縣人,授廣東知縣。光緒18年進士陳登元,淡水縣人,即用知縣,籤分山東。同治13年進士施炳修原名葆修,彰化縣人,授兵部員外郎,調寧都州知州。黃彥鴻,淡水縣人,寄籍侯官,由庶常授編修。這些宦幕大陸文人在大陸期間勤政為民,並在公務之餘寫作了一定數量的詩文。

以上臺灣進士的詩文,大多在最近幾年編選的《全臺詩》、《全臺賦》等選本中有所記載。但仍有少數的宦幕大陸文人的詩文失記或語焉不詳。如上列蕭逢源詩作在《全臺詩》出版計劃中雖已整理建檔,但其紙本尚未出版,而且各類文獻也鮮有記述,有待進一步的發掘。但蕭逢源的大致生平,經認真查詢,尚能爬梳出基本面貌。

查清末古典漢詩社崇正社有關資料,蕭逢源與陳望曾、許南英、汪春源等著名詩人同為崇正社社友。如吳毓琪《臺灣南社研究》中云:

崇正社
創立於一八七八年(清光緒四年),許南英於平時授課童蒙之餘,又邀集與同裏士人於竹溪寺鬥韻敲詩,如:陳望曾、施士潔、汪春源、丘逢甲、陳日翔、蕭逢源、王藍石、王詠裳、曾雲峰、吳樵山,後遂議設崇正社,取崇尚正義之意。自崇正社創立起,因許南英、施士潔等人之經營,台南詩風逐漸形成,而後經浪吟詩社之推波助瀾,繁衍至南社始壯,職是之故,崇正社被譽為清代台南詩社之濫觴。1吳毓琪《<strong>臺</strong>灣南社研究》,〈<strong>第三章 南社的組織成員及其活動狀況</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臺南市:臺南市立文化中心,</strong><strong>1999年,頁72-73。</strong>

吳毓琪《臺灣南社研究》統計崇正社成員有:許南英、陳曾望、施士潔、汪春源、丘逢甲、陳日翔、蕭逢源、王藍石、王詠裳、曾雲峰、吳樵山等人。並為崇正社解題云:「許南英於平時授課童蒙之餘與同裏士人鬥韻敲詩,設崇正社,取崇尚正義之意。為台南詩社之濫觴,南市詩教由此發源。」1吳毓琪,《臺灣南社研究》,〈附錄三:臺南市詩社表〉,臺南市: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頁418。

據《臺灣歷史人物小傳》記載:

蕭逢源字左其,號麓村,原籍鳳山,先世移居台南鼎甲石街(今民生路)。光緒十四年(1888)舉於鄉,十八年(1892)成進士。乙未(1895)割臺,攜眷內渡,往浙江,歷任浙江省釐金局長,同省會稽縣令。後其子聘杭州太守女,因家於杭。嘗歸台掃墓,後不再至。終老於西子湖邊。(郭啟傳)1《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頁748。

蕭逢源是在1892年中進士的,事在台灣被日本割據之前。按照常規,他應該在中進士後不久即去任職。但上引文字記述蕭逢源是在乙未割台之後內渡的。此時已離他中進士時間有三年之久。為什麽蕭逢源沒有在中進士後即去任職?上述引文記載史實準確否?有待進一步考証。不過,據1918年1月8日《臺灣日日新報》「五鳳缺一」條記載,蕭逢源內渡後,曾參與鼓浪嶼林爾嘉菽莊詩會活動,與施士洁、陳望曾、汪春源、許南英等,五人曾同住鼓浪嶼,一時有「五鳳齊飛入洞天」的美譽。由此可看出蕭逢源參與近現代宦幕中國大陸的臺灣詩人群體活動並成爲其中一員的事實依據。

據高雄縣燕巢鄉的民間文獻,蕭逢源是高雄縣燕巢鄉援剿右莊(今安招村)人,祖籍福建省南安縣,從小勤奮好學知書達禮,後考中秀才成為縣學廩生,享受公費教育,光緒十五年(西元1889年)考中己丑恩科舉人,光緒十八年(西元1892年)考中甲午恩科進士。據蕭家族譜,在高雄縣燕巢鄉,蕭姓為大姓,為鄭成功援勦部隊後裔,堂號「河南堂」,其祖先於唐朝初年由河南光州跟隨陳元光到達閩南開基。蕭逢源故居(進士宅邸─蕭家公)位於今高雄縣燕巢鄉安招村安正路69號,其宅邸還有公廳尚存,並存有一塊蕭逢源中舉人的「文魁」牌匾。

賴子清《臺海詩珠》頁12「蕭逢源(光緒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進士)」云:

逢源字左其,號麗村1「麗村」,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曁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頁748誤作「麓村」。,鳳山縣人,籍南安,光緒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已丑恩科舉人,十八年壬辰劉可毅榜成進士,歷任浙江省釐金局長,同省會稽縣知縣。

其下引蕭逢源〈輓鄭慧修貞女〉1此詩原載鄭毓臣編《鄭貞女挽詩》,又見賴子清《臺灣詩醇》(臺北:1935年6月刊本)、陳漢光《臺灣詩錄》(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6月)、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輯《高雄市古今詩詞選》(高雄:高雄市政府,1983年6月)。

浮生同夢蝶,故國說騎鯨。孰料深閨質,能傳沒世名。家聲流北郭,世德著東瀛。淨土無姑惡,香魂有女貞。曇花空幻影,宿草倍傷情。骨共青蓮化1<strong>「化」,陳漢光《臺灣詩錄》誤作「花」。</strong>,心堪白水盟。闡幽徵齒錄,進善樹心旌。哀輓留詩什,千秋慰九京。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輯《高雄市古今詩詞選》另選錄蕭逢源〈劉淵亭副帥永福奉詔防臺,林時甫星使連旬招陪板橋園讌集,酒酣述舊,並示戎機,索余長句奉紀〉一首:

越國奇男子,中邦此偉人。鼓鼙思將帥,騶蓋擁軍民。勁草因風起,傾葵向日頻。鴨江宵告捷,鷄嶼曉揚塵。電掣方傳線,雲開合盪輪。兩河收散卒,三楚哭庭臣1<strong>作者註:「高麗。」</strong>。羽箭天山外,樓船瘴海濱。扶桑妖日閃,重譯鬼方馴1<strong>作者註:「各國尚存公議。」</strong>。地軸旋鯤鹿,天驕識鳳麟。汾陽瞻福澤,潞國見精神。本色英雄語,匡時柱石身。亞洲傳盛會,毘舍證前因。故國思劉表,名園訪季倫。通虔心款款,投分語津津。異姓聯昆友,忘形到主賓。不淫能富貴1<strong>作者註:「生平無二色。」</strong>,大勇本慈仁。時事憂虞虢,雄風起越秦。三宣崇令甲1<strong>作者註:「越南封三宣提督。」</strong>,六國耀冠紳。北海羅群彥,南交盛百珍。推襟情灝灝,贈縞禮彬彬。俠異甘興霸,高同賀季真。錦帆張海寨,芳鑑乞湖春。舊夢從頭說,餘懷握手申。江湖容落拓,雷雨識艱辛。子弟雄邊散,賓僚故主親。受降刑白馬,有道禮黃巾。黑海旌旗蔽,紅河部曲屯。風雲揚大樹,波浪激潛鱗。義旅儲英傑,豪交廣賤貧。艱危方借寇,保障尚思巡。未分珠崖棄,能教玉壘新。鳳山揚鼓角,貂嶺闢荊榛。舴艋軍容盛,獞猺禮數循。板橋賓館接,竹塹土風詢。卜式憂時日,劉安訪道辰。圖經搜地主,袍澤勵同寅。前席功籌箸,監河義指囷。紅毛城矗磊,赤嵌地峨岷。鵝鸛千軍合,貔貅萬竈均。佛郎機巧捷,克膚卜精純。練膽逾肩臂1<strong>作者註:「公生平服膺戚少保『練膽勝於練臂』一語。」</strong>,攻心輔齒唇。片言崇九鼎,一線挽千鈞。宿恨曾銜石,忘讐致厝薪。誠能通鐵石,氣不識金銀。功狗勞鞭策1<strong>作者註:「公出入必以獵犬護隨。」</strong>,潛龍自屈伸。老饒薑桂性1<strong>作者註:「分饋神桂。」</strong>,晚結竹梅林1<strong>作者註:「羅浮卜鄰。」</strong>。下馬爭羅拜,椎牲奉祀禋。義良垂豹略1<strong>作者註:「越南封義良男。」</strong>,忠厚誕麟振1<strong>作者註:「三公子。」</strong>。畫像開黃閣,褒章荷紫宸。田橫仗孤島,福祥祚吾閩。

此詩一如湯世昌〈巡臺紀事五十韻〉、朱士玠〈上朱臬憲五十韻〉1見全臺詩編輯小組編撰《全臺詩》(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年2月),第2冊,頁357、390。,是五言古詩體,隔句押韻,全詩合計一百句,五十韻,五百字。是臺灣傳統詩壇上少見的長篇,也是研究劉永福的珍貴文獻,目前所見劉永福研究相關論著,均尚未加以引用。1蕭逢源〈劉淵亭副帥永福奉詔防臺,林時甫星使連旬招陪板橋園讌集,酒酣述舊,並示戎機,索余長句奉紀〉一詩並其評點承蒙臺灣東海大學吳福助教授厚愛提供綫索,特此鳴謝。

另據蕭逢源曾外孫女(生活在北京,現在英國留學)的博客,蕭逢源及其後代在內地的生活情形大致如下:

外祖父的爸爸是臺灣的末代進士,名叫蕭逢源,考中後,被派到杭州做官,也在那裏生下了外祖父和他的雙胞胎姐姐。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和夫人雙雙過世,留下了一雙只有3歲的兒女給朋友照顧。外祖父長大後,一直留在杭州,後來考取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到雲南讀書。抗戰後期,又加入了空軍參加了駝峰的飛行。49年以後,由於特殊的政治環境,他被打成了右派,一關就是十幾年,平反後,當年照顧他的人早就沒了蹤影,姐姐也早在49年以前就到美國讀書了。所以他的身世也就成了一片空白,直到95年以前,他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孤兒。沒想到,隨著舅舅的出現,全家人和他的朋友,甚至是他所執教的大學才知道他原來是一個不平凡的孤兒。
舅舅並不是我外祖父母的孩子,……好像是舅舅的爺爺和我的曾外祖父也就是那位末代進士是親兄弟。95年之前,臺灣的《中國時報》寫了很多關於曾外祖父的報導,但是沒有明確說明他是不是有後人留下,只提到他的大兒子(外祖父從未謀面的哥哥)因病已經在臺灣過世了。舅舅是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的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受農業部的邀請,經常有機會到大陸開會,訪問。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開始通過各種管道尋找這位蕭家名人的後人。輾轉了很久,終於找到了外公,並且發現他不僅是進士唯一的後人,在族譜的同代人中,他也是唯一健在的一位。(按族譜中的規矩,嫁出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所以外公的姐姐不能算作其中了。)於是在95年的時候,舅舅帶著他的兒女第一次在北京和唯一在大陸的家人見面了。……(外公家到我這一代很不興旺,他和外婆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卻只有我媽媽和小舅舅兩個人有孩子,我是81年出生,而我的小妹妹卻是在93年才出生的,……1蕭欣:《英倫生活:英國的教育之一——走出國門》http://www.cd200.com/content_281441.html,2008年11月28日查閱。<a href="http://www.cd200.com/content_281441.html"></a>

由此一記述,我們可以得知蕭逢源還有一個同胞兄弟,其後代現擔任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經查閱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師資材料,該蕭姓教授應為蕭清仁教授。由此一線索,如進一步查証,應能挖掘整理出不少有關蕭逢源的軼事。

日據前臺灣宦幕大陸的詩人除了曾維楨和蕭逢源以外,情況類似的還有李清琦、江昶榮等。據《全臺詩》,「李清琦(?-?),字石鶴。籍晉江。光緒初寓居茄冬腳,遂隸籍彰化。學問淵博,書法瘦勁,名重一方。見洪棄生所作詩文策論,稱為海外異才,手書對聯及一律贈之。未幾赴北京會試,入詞林,與曾維楨、黃彥鴻稱臺灣三翰林。贈詩見洪棄生《謔蹻集》卷七〈遇李石鶴孝廉賦贈二首〉附錄……」1據施懿琳等编撰《全臺詩》,吳福助撰「李清琦」條。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臺灣進士江昶榮曾游宦四川,在四川成都期間曾與當地文人雅士吟詩唱和,其事蹟及作品,目前已有較完善的攷述。1王嘉弘〈清代臺灣進士江昶榮作品考述〉,《中國文化月刊》第287期,2004年11月。臺灣文學館出版之《全臺詩》第10冊頁43「江昶榮」條中對江昶榮也有相關介紹。另據賴子清《臺海詩珠》記述,宦幕大陸的臺灣進士有二十餘人,宦幕大陸的臺灣舉人有十餘人。1賴子清《臺海詩珠》,臺北:臺北市文獻會,1982年版。其中日據前内渡者雖尚需細加攷証,但其中必不乏其人或有重要綫索。

由此可見,日據前臺灣宦幕大陸的詩人還有相當的數量,其生平事跡及詩文創作均有待於用力探勘,對此一個新的文學群體的研究也可以成為臺灣文學研究的一個嶄新領域,同時也顯示臺灣文學研究上有諸多可以開拓與擴充的空間。希望拙作能夠以淺陋稚拙的考証學力為臺灣文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能夠對學界同好能有些微啟發。更期待學界同仁能不吝指教,有以教我,戮力攻堅,還原再現日據前臺灣宦幕大陸詩人的群像,追尋其在異時空下以同文實現詩寫的歷史腳蹤。

Sidenote

Foot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