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Lit and the Global Sinosphere

Reports

文學/海洋/島嶼國際學術研討會側記

Taiwan Lit 3.2 (Fall 2022)

本文轉載自臺灣中文學會會訊第42期


◎郭力中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生

◎汪卉婕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會議緣起

過去研究者多以「陸地」為中心,探討不同地域的文學特色。然而,這種探討方式忽略了隨著航海技術發展,各地之間的文化、經濟、思想密切交流的史實,也將文學作品限縮在有形及無形的疆域之中,忽略了文學的流動性。因此,學術界近年來對「海洋」愈趨重視,勢必為文學比較及探討帶來更多可能性。

由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華語與比較文學協會(Association of Chinese & Comparative Literature,簡稱ACCL)、臺灣中文學會共同主辦的「文學、海洋、島嶼國際學術研討會」,於二〇二二年六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假臺灣大學舉行,計有海內外學者兩百餘人參與。研討會早在二〇二〇年暑期開始籌備,由時任臺灣中文學會理事長梅家玲與ACCL會長傅朗共同研議合作事宜。然因疫情影響,原訂於二〇二一年暑期舉行的會議,遂延期一年舉行。

研討會主題「文學/海洋/島嶼」,不僅呼應了近年來國際學術界的重要關懷,也貼近會議舉行地點─臺灣的特殊地理位置,彰顯其文化語境的特色。「海洋」和「島嶼」也泛指歷史上不同階段、不限地域的海上與島嶼活動,涉及大陸與海洋的人文連結、文學的跨海航綫、跨(環)太平洋文學、南洋書寫、島嶼與島國、南島文化、口岸文學等各類議題。與此同時,此二概念亦指向文學的流動性、去中心論,以及文/字海等更開闊多元的主題。會議包括三場主題演講與一百二十四篇論文發表,十分充實緊湊。由於疫情猶未完全緩解,與會學者又分處歐、美、亞洲不同時區,研討會採實體加視訊複合方式進行。三天議程從臺北時間上午九時直至午夜十二時,學者們在跨地域、跨時區的情況下,持續參與研討,實屬創舉。

主題演講與學術展望

研討會首兩天皆以主題演講為開場,大會邀請杜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學系羅鵬(Carlos Rojas)教授及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黃英哲教授主講,最後一天則以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王德威教授的主題演講為壓軸。

羅鵬教授以〈From Island to Island: An Archipelagic Perspective on Global Chinese Literature〉(由島至島:對於全球華語文學的島嶼視角)為題,從海洋與島嶼間的關係、地理屏障、文化批評,並參酌既有加勒比海轉向研究,指出臺灣在地理、歷史向度中,實有更特殊、獨到的國家身分、認同與定位。臺灣文學不僅擁有傳統華文意象,更呈現出群體間的分異雜陳。羅教授以蘇偉貞《沉默之島》及黃錦樹《由島至島》為例,指出兩者著眼於島嶼自身的能動性,跳脫將海洋、島嶼視為大陸文化邊陲的既定想像。尤其,《由島至島》演繹出馬華文學的視界裡飽含人文思索的想像。教授又列舉吳明益《複眼人》、楊小娜《綠島》、胡晴舫《群島》、李琴峰《彼岸花盛開之島》等描寫臺灣島嶼性的作品。其中,《複眼人》一書聚焦於三座島嶼之間的關係,進而探究海洋質性。除著眼於海洋的背景,亦深省人類文化的廢墟何去何從,並在小說中以垃圾島作為呈現。羅教授認為,不同出身背景和定位的作者,所演繹出的時代、內容乃至語言都各具特色。海洋不僅是地域範疇的界定,更帶來文化的流動與衝擊。

由黃英哲教授主講的〈從臺灣的文學到臺灣文學:臺灣文學日譯與典範轉移〉,則介紹了日本學界自七〇年代以降的臺灣文學代表性論述、臺灣文學在日本的譯介情況,並延伸思考臺灣文學在華文世界中典範轉移之可能性。黃教授指出,早期日本學者傾向於將臺灣文學納入「中國現代文學」的範疇。到了九〇年代,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開始執行「中書外譯」計畫,補助國內外出版社外譯臺灣文學作品及相關研究,無形中提供臺灣文學典範轉移的契機。尤其在二〇〇八年,「臺灣性少數文學系列」於日本問世,不僅廣受日本學界矚目,這些作品更成為領先亞洲各國的性少數文學書寫。由此,日本學界開始意識臺灣文學並非中國文學的分支,而是能改變華語文學趨勢的獨立研究領域。儘管現今日本學術界對於臺灣文學和中國文學的關係仍說法不一,但正因雙方偶有的緊張關係,讓臺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研究在日本學界皆有相當的開展。

最後一場主題演講,是王德威講授主講的〈華夷「字」變在語言的海洋裡〉。演講一開始,主講人便針對本研討會的主題「文學/海洋/島嶼」提出疑問─島嶼和海洋是否需要切割得如此分明?他認為,現有研究對海洋的想像仍不夠活潑與深切,進而提出「翻譯作為航道」的解方。此處的「翻譯」包含語言翻譯、文字翻譯、文化翻譯,在翻譯的航道上各島嶼間以遭遇(Encounter)和糾纏(Entanglement)的模式互動著。王教授以董啟章《香港字》、陳耀昌《傀儡花》、鍾文音《想你到大海》及李銳《張馬丁的第八天》四本當代小說為例,觀察它們如何從不同的視角和方法,重構十九世紀西人到南洋及中國海域的歷史,進而思考華夷之「變」的意義。浪人、傳教士與商人的到來,在南洋乃至南中國海地區形成語言知識的交流網路。相關書寫固然帶有東方主義的眼光,但同時也是知識生產的一環。這些知識隨後再次被譯介至華語世界,可見「翻譯」不僅是促進知識交流的重要媒介,更勾勒出島嶼和海洋之間複雜糾纏的能動關係。另外,這四本當代小說不僅分別對照到華夷字變下蘊含的「生命書寫」、「民族寓言」、「欲望敘事」和「政治神學」,亦是跨文化下各種航道交會及交錯的產物。透過上述四篇文本的例證,王教授向與會者說明聲音和語言如何落實在文字與文學,進而形成論述。而本次研討會的討論焦點─文學、海洋與島嶼之間的交會,則將成為比較文學研究的新章。

研討主題、發表和觀念演繹

除了三場主題演講,三天研討會先後進行了十八、十四及四場會議。研討會首日(六月二十日)依序宣讀「馬華文學/文化的主體性和邊際」(計三篇)、「『島嶼東南亞』作為流動的疆域:世界文學與全球南方視野下的馬來西亞與印尼華裔文學」(計十篇)、「洋流上的跨域書寫與知識建構:十九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計四篇)、「群島化邏輯與臺灣文學」(計八篇)、「海嶼・風土・疆界:近代日本漢詩的臺灣書寫與海洋經驗」(計四篇)、「未來海洋・末日島嶼:華語科幻的多重時間性」(計六篇)、「Sail to the Foreign Land: Travel Narratives from Republican China to Sinophone Taiwan」(航向異地:從中華民國到臺灣的旅行敘事,計四篇)、「異/譯界與游移:近代南洋與域外書寫繁貌」(計十篇)、「跨洋視野及比較方法中的張愛玲」(計四篇)、「Voicing Identity: Poetry, Songs and Theatre in Transcultural Interaction」(唱出認同:跨文化互動下的詩歌、歌曲與戲劇,計八篇)、「遠渡重洋:清末民初海外行旅」(計六篇),共計十一大主題六十七篇論文。

第二天(六月二十一日)宣讀「Exodus to the Ocean: Identity, Fluidity, and Deterritoriality」(出離陸地:身份認同、流動性與去領土性)、「The Changing Role of Sinitic Culture: Knowledge Exchange between Mainland and Islands」(中華文化的角色演變:大陸與島嶼之間的知識交換,計七篇)、「抒情・勞動與幻夢─當代女性詩與歌曲中的海洋賦義與演繹」(計四篇)、「『海洋』與『戰爭』:重劃『中國文學』的界限」(計八篇)、「放逐者/嶺海/島嶼」(計七篇)、「環太平洋世居/原住民族海洋文學的多元辯證」(計六篇)、「Archipelagic Imaginaries」(島嶼想像,計八篇)、「經驗的流動:華語文學裡的南方想像」(計四篇),共計八大主題四十八篇論文。

第三天(六月二十二日)宣讀「文學的跨地域流動與想像」(計七篇)、「從古典到當代:明清以來臺灣海域的海洋文化」(計三篇)、「Oceans as Object and Medium of Knowledge in the Tang and Song」(海洋作為唐宋時期知識交流的對象與媒介,計二篇),共計三大主題十二篇論文。以上三天會期,實際宣讀篇數計有一百二十四篇。

有鑑於宣讀篇數眾多,限於篇幅恕無法一一簡介。下文根據主題的研究核心,為前述二十二個主題進行統整並加以綜述。

本次研討會,不少主題聚焦於地域文學─東南亞華文文學與臺灣文學─與海洋、島嶼之間的關聯,例如「馬華文學/文化的主體性和邊際」、「『島嶼東南亞』作為流動的疆域:世界文學與全球南方視野下的馬來西亞與印尼華裔文學」,及「異/譯界與游移:近代南洋與域外書寫繁貌」。當中不乏重探固有概念之篇章,如莊華興〈建國初期的「馬來亞文藝」的實踐〉探討新馬華人社會如何表述「馬來亞化」(Malayanization)理念,林建國〈別再提起中國慢船:馬華文學的馬哈迪世代及其不滿〉思索「反諷」作為馬華文學另一種現代主義起源的可能性。亦有學者挖掘前行研究者鮮有關注之議題,如曾維龍〈馬華文學中的「新村」和集體記憶的構成〉、熊婷惠〈聆聽庶民的聲音:歐大旭《倖存者,如我們》中的貧窮書寫〉。

臺灣文學相關的主題,則有「群島化邏輯與臺灣文學」、「海嶼・風土・疆界:近代日本漢詩的臺灣書寫與海洋經驗」、「航向異地:從中華民國到臺灣的旅行敘事」及「從古典到當代:明清以來臺灣海域的海洋文化」。其中,張俐璇〈島與島:戰後臺灣文學裡「香港」顯影的變遷〉便「以香港作為方法」與「以島嶼作為方法」,分析戰後臺灣小說中「香港」顯影的變遷,進而反思「群島化邏輯/思維」策略的可能。除了文學,這些場次所探討的議題尚包含民俗宗教(劉韋廷〈神聖地理學:古代道教的海洋論述〉、唐蕙韻〈後浦迎城隍的港阜市集生活圈〉、莊育鯉〈基隆和平島社靈廟海上遊江活動之宗教文化創意商品設計探討〉)、文化活動考察(羅詩雲〈離散的中國風景:以旅京音樂家柯政和(1890-1979)的日治時期文化活動為考察〉)、翻譯問題(陳榮彬〈民族誌、天生已經過翻譯的文學、翻譯:夏曼•藍波安的案例〉)等。此外,亦有許多研究者注意到古典詩與漢詩中的海洋視角。

其次,知識交流與建構是本會另一項討論焦點,相關主題包括「洋流上的跨域書寫與知識建構:十九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中華文化的角色演變:大陸與島嶼之間的知識交換」及「海洋作為唐宋時期知識交流的對象與媒介」。三項主題聚焦於跨域經驗下的文學翻譯與文化轉譯問題,前者包括王威智〈生態劇場的跨文化對話:《複眼人》舞台改編的可能與限制〉、李瑞竹〈中西對譯─林語堂《京華煙雲》的跨文化意義試探〉、羅仕龍〈流動的文學(史)視野?─以曾仲鳴的中國詩歌研究為例〉;後者則有Xinge Zhang,Korean Embassies to the Qing Court: Connect-building, Brush-talk, and Transmission of Medical Knowledge(朝鮮駐清大使館:醫學知識的聯繫建立、筆談與傳播)及Yuan Zhang,Offerings in the Bowl: Yulanpen Festival Across East Asian(碗中供品:跨越東亞的盂蘭盆節)。

本次研討會的第三項討論焦點是行旅與異域想像,相關主題包括「遠渡重洋:清末民初海外行旅」、「島嶼想像」、「經驗的流動:華語文學裡的南方想像」及「文學的跨地域流動與想像」。「遠渡重洋」中,郭劼,Tales by a Sea Traveler: The Late Qing Author Wang Zhi’s “Travelogue”(海上旅人的故事:晚清作家王芝的遊記)及吳逸仙,Thrice Across Pacific Ocean: Yang Lingfu and her Travel Writing(三渡太平洋:楊令茀與她的旅行書寫),皆透過分析旅行書寫,探討作家再現異域新事物與旅程的敘事策略。而楊中薇,Visual Media and Imperial Competition: The Diplomatic Mission in Flower in a Sea of Retribution(視覺媒體與帝國競爭:《孽海花》的外交目的)則叩問文本中帝國主義資源的視覺效果,如何挑戰傳統章回小說的結構,進而思索視覺媒體、帝國與視覺效果之間的關聯,試圖為二十世紀初中國歷史小說提供新的解讀視角。「島嶼想像」、「經驗的流動」及「文學的跨地域流動與想像」則透過分析小說如吳明益《複眼人》、陳楸帆《荒潮》、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的神話》;散文集如龍應台《大江大海》、現代詩如穆旦、楊牧等人的詩作,及天使島的牆詩、學術作品、報刊雜誌、電影、戲劇等多種文體及媒體,思考跨域經驗對文學、論述生產的刺激。

第四個討論焦點則是流動與認同,如「唱出認同:跨文化互動下的詩歌、歌曲與戲劇」、「出離陸地:身份認同、流動性與去領土性」。「唱出認同」關注因跨境交流而產生的語言與聲音混雜。其中,劉雨青,Translating Everyday Life in Nineteenth Century Shanghai: Yang Shaoping’s “Pidgin Bamboo Branch Lyrics”(十九世紀上海日常的翻譯:楊勛《別琴竹枝詞》)及朱萍,The Migrant Dragon and the Migrant Serpent: Wong Chin Foo’s Cross-Border Writing(遊龍與遷蛇:王清福的跨境寫作)皆關注洋涇浜英文(Pidgin English)詩歌創作,前者以刊載在《申報》的《別琴竹枝詞》為例,後者則以華裔美國人王清福發表的洋涇浜英文詩與《白蛇傳》譯本為分析對象,試圖就華語文學中的翻譯、跨文化及嬗變提出新的思考框架,並指出混雜背後的文化認同。「出離陸地」的四位發表人則著眼於流動的地理位置如「原鄉」(李子洋,Drifting across the Ocean: Multiscalar Transit in Two Sinophone Hakka Literature飄洋過海:兩種客語文學的多重過境)及「蓬萊洲」(馬文韜,Beyond Illusion: Mirage, Cosmography, and The Aerial Screen in the Pre-modern Chinese Literary Accounts for Penglai(蓬萊) 超越幻境:前現代中國文學「蓬萊」敘事的海市蜃樓、宇宙學與空中鏡像)。正如王晨鳳在〈海上傳奇:記憶的跨時空與互文流動〉所言,該四篇論文皆「以海洋作為方法(Ocean as method),即不再將城市及其歷史文化侷限於土地、大陸或民族國家的界線之內討論,而是關注其作為各方聯結的節點所經歷的異質性、聯通性與流動性,並以此視角來理解區域整體。」

另有不少主題從特定群體出發,如「抒情•勞動與幻夢─當代女性詩與歌曲中的海洋賦義與演繹」、「放逐者/嶺海/島嶼」、「環太平洋世居/原住民族海洋文學的多元辯證」。「抒情•勞動與幻夢」中,洪淑苓〈從紙船到潛水艇─中國當代女詩人的海洋書寫與想像〉與李癸雲〈女人與海─論台灣現代女詩人憂鬱書寫裡的海洋賦義〉,皆以女詩人作品中的海洋意象為討論核心。前者以冰心為起點,觀察當代女詩人作品的海洋意象傳承與變異;後者則分析女詩人藉由海洋意象詮釋憂鬱心靈的特殊性。另有黃文車〈山海人生之間:恆春半島女性傳藝師的勞動與歌謠〉及劉建志〈以海洋釀歌:海洋意象在當代詩與歌的跨界呈現─論吳青峰《冊葉一:一與一》及其中女性詩人與歌手的表現〉分別從恆春半島歌謠傳唱及流行樂,觀察海洋與歌謠、現代詩之間的互動。另有不少女性書寫相關研究分散於不同場次發表,如謝玉玲〈臺灣女性作家的島嶼書寫:從環保生態角度的介入與突破〉、李蘋芬〈新知、出走與身分重塑:近代女遊書寫中的東洋想像與建構〉、錢南秀,Constructing Women’s Moral Space: The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xemplary Women Images in the Sinosphere(建構婦女道德空間:《列女傳》文體與圖像在東亞漢文化圈的傳衍)等。

「放逐者/嶺海/島嶼」中的四篇論文討論了唐代以降遭放逐偏地的文人,如蘇軾的生活、思想轉變及相關書寫。除了聚焦於貶謫者,本主題另一個焦點便是針對中原邊陲的書寫與思想傳播。除了大陸上的嶺海山川,也包括帝國邊陲的臺灣以及文化邊陲的馬華文學。正如發表人之一范宜如在〈嶺外述異•粵海紀行:黃衷《海語》的「南海」敘寫與博物記述〉指出,「任何(想像中的)邊地都可能成為另一個座標的中心」。透過分析不同時期的文本及視角,七位發表人試圖以嶺海、島嶼為中心回看大陸,刻劃出貶謫者視野下、海禁視野下及島嶼視野下的文學創作與儒學敘事。

「環太平洋世居/原住民族海洋文學的多元辯證」則討論了環太平洋而居之人,及各地原住民的聲音與文字之多元辯證。如朱驊〈阿拉斯加原住民口述敘事中的海洋、冒險與流動性〉、汪亭存〈航者歸來:韓蕭寒的滿語音樂/詩學游牧及滿族文化海洋性重現〉、常芬〈琉球作家大城立裕的民族意識與海外異化體驗─以《清晨,佇立在上海─小說東亞同文書院》為中心〉、賴清波〈環太平洋的島嶼共生:夏曼•藍波安的海洋想像、生態實踐與現代性掙扎〉。馮進,“American as Apple Pie”? Wang Anyi and Chen Yingzhen at IWP(典型美國人?國際協作計劃下的王安憶與陳映真)及羅靚,Competing Imperialisms and Korean, Vietnamese, and Taiwanese Sensibilities in Tian Han’s Chaoxian Fengyun (1948-1950)(田漢《朝鮮風雲》(1948-1950)中的帝國主義競爭與韓國、越南、臺灣感性)則聚焦在全球化時代下的跨境寫作。

此外,尚有較特殊的主題如「未來海洋•末日島嶼:華語科幻的多重時間性」、「『海洋』與『戰爭』:重劃『中國文學』的界限」及「跨洋視野及比較方法中的張愛玲」。「未來海洋•末日島嶼」中,林介如〈重返海洋:韓松《紅色海洋》的未來神話〉、林新惠〈台灣科幻的科技無未來:以《2069》的後災難島嶼為例〉及賴佩暄〈島嶼說夢:林俊頴《猛暑》的未來懸想與抒情意識〉透過分析當代科幻小說,分別提出末日應對之方、科技的無未來,及「我島」未來懸想與抒情意識如何相互作用。趙家琦〈貨輪•南中國海•難民:張愛玲〈浮花浪蕊〉的海行記述與戰後敘事〉、廖淑芳〈章緣小說中的「水」〉及謝玉玲〈臺灣女性作家的島嶼書寫:從環保生態角度的介入與突破〉的分析文本雖非科幻小說,卻不無展現出對未來的政治寓託。

「『海洋』與『戰爭』:重劃『中國文學』的界限」中,許明德〈明清年間海戰的歷史書寫與文學想像:以抗倭海戰為例〉、鍾秩維〈華夷危機:三座島嶼的「九七」論述〉、楊富閔〈海、象與文論:一九五○年代郭嗣汾的戰爭書寫〉分別探討明代抗倭海戰、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及其周邊華人社會的政經危機、冷戰下的「反共抗俄」等不同時期戰爭(政治衝突)事件的文學再現。另有三篇以夏曼•藍波安海洋書寫為分析對象的論文,即程漢麟,Indigenous Science and the Sea: Syaman Rapongan and the Han Biomachine(原住民科學與海洋:夏曼•藍波安與漢族生物機械)、李時雍〈復返南島:以夏曼•藍波安的南太平洋航海書寫為中心〉及王建慧〈「台灣」文學的域外閱讀:他者的他者、島嶼符號與美學經驗。以夏曼•藍波安為例〉。

「跨洋視野及比較方法中的張愛玲」則是本次唯一以單一作家為討論核心的主題,四篇論文Christopher Rea,Escape to the Movies: Eileen Chang as screenwriter in Shanghai, Hong Kong, and the USA(逃入電影:作為上海、香港及美國編劇的張愛玲)、劉洋〈文學與影像的感覺共同體─以張愛玲作為方法〉、李晗〈孤島中的愛與反思─《第一爐香》與《小城三月》創作異同關聯研究〉及蕭櫻〈複調的張愛玲:文學/影像的跨界呈現及跨洋之旅〉皆關注張愛玲文學創作與影像之間的互文性。儘管張愛玲是唯一被集中於單一場次討論的作家,但根據上述整理,不難發現夏曼•藍波安及吳明益在本次研討會亦受到大量討論。

上述整理顯示,本研討會對於十六世紀以迄於當代的議題皆有所觀照,研究對象亦囊括古典文學如遊記、漢詩、古典詩,以及現當代文學如散文、小說、新詩、戲劇等多種文體,不少論文強調文學與流行音樂、影像之間的多重辯證,足見研究者關懷之寬廣。本次研討會也不限於文學研究,還包含民俗、醫療知識、宗教論述等。另外,「翻譯」是本次研討會的關鍵課題。研究者們不僅關注「譯本」對於原文的再詮釋、「翻譯」對文學傳播的助益,也思索「翻譯」所產生的語言交融。此現象正呼應了王德威教授在主題演講,提出「翻譯作為航道」的觀點。可見,在本次研討會的核心關懷─「海洋作為方法」及「島嶼作為方法」,「翻譯」是實踐前述關懷、連結海洋與島嶼的重要媒介,且標示著人類隨海遷移、跨境、顛沛流離、放逐邊境後的文學遺跡。

閉幕暨展望回顧

閉幕式由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梅家玲教授致詞。梅教授表示,儘管研討會因疫情肆虐而延期一年,且僅以實體加視訊的方式進行,不免有些遺憾。然而,她相信這場研討會,仍達成了讓不同年齡層的研究者交流與互動的目標。

梅教授表示,本次研討會的成功,有賴於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華語與比較文學協會與臺灣中文學會的共同努力,以及海內外學者共襄盛舉。同時亦凸顯臺灣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位置,讓多元豐美的學術成果得以在此交會。

本次研討會對流動性的著眼,不只是地理、國別和疆界的突破,更是學科領域及理論框架的重整和互動。尤其青年學者們不僅在會上提出許多見解獨到的研究成果,在組內互評亦展現亮眼的論述能力,梅教授對此予以肯定與期待。

華語與比較文學協會會長傅朗(Nicolai Volland)教授則感謝與會者在為期兩天半的研討會,就文學、海洋、島嶼進行了相當豐富的討論。他強調,「海洋」不僅是華文文學研究的方法,更具有跨越時空的便利性,因此須格外重視海洋與文學之間的有機互動關係。本次研討會雖已落幕,卻是文學、海洋、島嶼的研究起點。梅教授亦強調這是「曲終而人未散」,除了期許兩天半的學術交流能讓與會者們以文會友並拓展新視野,讓學界視域更上層樓,也期待未來能廣邀學界先進再於臺大聚首。

至於本次研討會論文的出版事宜,梅教授表示,主辦單位未有出版論文集的規劃。不過大會將嘗試與學術期刊合作,以專題或專號的方式,讓本次會議的學術成果得以在學術刊物發表。

Sidenote

Foot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