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Lit and the Global Sinosphere

Reports

台湾喜剧电影脉络——中法喜剧电影论坛演讲

Taiwan Lit 5.1 (Spring 2024)

編者按:本文原为中法喜剧电影论坛发言稿,演讲于2023年10月19日,巴黎法国国家电影中心。

提起台湾和台湾电影,“悲情”这个标签大概就会浮现。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以及好几部杰出的“台湾新电影”在国际影展上的成功,奠定了国际观众对于台湾电影的一般印象。这个历经清领、日据、国民党威权统治,而今逐步迈向民主化,却仍处于两岸关系、族群纷争等难解困局的太平洋小岛,其所背负的沉重的历史包袱,投影在台湾的文化生产上,产生了一种“亚细亚孤儿”的悲情意涵,成为台湾电影一抹挥之不去的底色。然而悲情之外,嬉笑、玩闹、插科打诨、苦中作乐,乃至黑色幽默,同样是台湾电影重要的另一面。相较于“台湾新电影”受惠于现代主义的精致艺术,这个与庶民“笑的传统”紧密相关的台湾喜剧电影脉络,是我在这里想要和各位分享的。
在台语片于1960年代末全面衰落,退出台湾历史舞台之前,台语片事实上一直与国语片的生产并驾齐躯,在某些时段产量上甚至超过了公营体制支持的国语片。1959年,由一胖一瘦的艺人“矮仔财”和李冠章搭档,模仿好莱坞默片滑稽戏著名组合“劳莱与哈台”(Laurel Stan and Hardy Olive)的台语片《王哥柳哥游台湾》上映。影片讲述穷困小人物突发意外之财,游览台湾山水,一路所经历的险情与笑话的故事,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这出大受欢迎的台语笑闹剧,不仅为匮乏时代的普通台湾民众提供了实地旅游观光的替代,也在苦情戏之外,为台语电影开创了喜剧的传统。由于深受欢迎,王哥柳哥相继拍摄了多部续集,“王哥柳哥大闹歌舞团”、“王哥柳哥好过年”、“王哥柳哥过五关”、“王哥柳哥百子千孙”、“王哥柳哥游地府”等等。这个土味的、笑闹剧的传统,将在日后的台湾本土笑匠许不了、猪哥亮身上得以继承与发扬光大。

《王哥柳哥游台湾》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1959年最卖座的台语电影其实是出自一位不谙台语的外省导演李行。谁曾想,这位以一部台语片起家的导演,日后竟成为台湾戒严时代主流导演的代表人物。李行在国语片领域所开创的“健康写实”、琼瑶文艺爱情电影,都成为戒严时代台湾国语片最重要的类型片种。相较台语喜剧电影,国语喜剧片的表现乏善可陈。这个局面要到七十年代末,观众对琼瑶文艺爱情电影感到厌倦,三厅电影衰落之后,国语喜剧片才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这就要提到1980年代台湾最重要的商业片导演朱延平了。
1980年朱延平与谐星许不了合作拍摄电影《小丑》,就此开启了台湾喜剧电影的“许不了时代”。许不了在五年内主演了64部电影,其滑稽的肢体动作,剧中小人物笑中带泪的境遇,给许不了带来了“台湾卓别林”的称号。与电影的剧中人一样,许不了在舞台上扮演着给别人带来欢笑的小丑,舞台下却有着悲惨不幸的人生。由于黑道的协迫,超强负荷的工作与酗酒,这位天才的喜剧明星在1985年心脏衰竭病逝,年仅34岁。

《小丑》电影海报


朱延平在1980年代中期又转向了动作喜剧电影的拍摄,《好小子》(1986)以三个大山里的小孩到都市寻找奶奶,土包子在花花世界所闹出的一系列笑话作为喜剧的铺排点,再加上动作电影的元素:三个乡下孩子不只是土包子,还是身藏绝技的功夫高手,也因此被黑帮看中,展开了一系列打斗场面的黑帮历险记。《好小子》的票房大获成功,甚至外销到日本。台湾电影界趁热打铁,从1986到1990年,一共拍出了七部好小子系列电影。(不过除了三位小童星贯串始终,朱延平只导演了第一部,后面几部则是由不同的导演执导。)延续好小子的动作喜剧模式,朱延平在1994-1995年再度创作出笑林小子三部曲,创下票房纪录,两位童星:台湾的郝邵文和来自中国大陆少林寺的武僧释小龙,皆成为当红炸子鸡,至今仍是不少两岸观众的年少记忆。

《好小子》电影海报
《乌龙院2》 电影海报


解严后台湾电影的创作环境日益宽松,电影产品更加多元,出现了不少较为艺术的黑色幽默式的喜剧电影。其中王童的“台湾近代史三部曲”(《稻草人》(1987),《香焦天堂》(1989),《无言的山丘》(1992)),以戏谑包蕴沉痛,幽默掩盖哀伤,写尽从日据到国民堂迁台,不管是本省农民或是外省老兵,底层老百姓作为历史人质的荒谬命运。1990年代崛起的新一代导演陈玉勋则以《热带鱼》(1995)一片奠定了他优秀喜剧导演的地位。陈擅长以诙谐的笔触调侃台湾社会的当代乱象,诸如全民好赌、绑票、发财梦等皆成为他电影的题材,故事以一种夸张好笑但又隐含现实逻辑的方式进行,令人解颐的同时也让人心领神会。与王童不同的是,陈玉勋的电影更为温情也更为商业,故事多半会提供一个较温暖的结局作为观众的抚慰,后期的喜剧电影《总铺师》(2013)、《健忘村》(2017)等益加向市场品味靠拢。

《稻草人》电影海报
《热带鱼》电影海报


新世纪台湾黑色幽默喜剧电影的代表导演当属1970年代出生的黄信尧了。《大佛普拉斯》(2017)《同学麦娜丝》(2021)笔锋犀利,讽刺深刻,导演以一种说书人的旁白与视角(有时甚至以自反的方式进入电影),带出剧中小人物惶然不安的人生。权势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力量碾压这些无意中卷入事件的小人物,然而权势本身又何尝不是貌似强大实则脆弱,天道轮回无从掌握的命运构成了电影辛酸悲怆的笑话基调。

《大佛普拉斯》法国版蓝光光碟


2000年台湾政党首度轮替,民进党执掌政权后,高举本土主义的大纛,大力推行“本土化”的文化政策。自《海角七号》(2008)在全台创下票房傲人成绩,主打“本土”/“台湾特色”的电影一波接一波涌现。以台湾本省风俗、饮食、俚语、庶民文化为卖点的类型成为喜剧电影的最大宗。继许不了之后,另一位全民喜剧巨星猪哥亮成为台湾喜剧电影的形象代言。两人皆是秀场出身,在进入影坛之前已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因此很能把握观众笑点,电影节奏明快欢乐。与许不了擅长肢体表演相比,猪哥亮更多了台语的荤腥膻不忌,接近低俗的双关语、谐音总是让庶民观众哈哈大笑,具有巴赫金所言的狂欢效果。自2011年到2017年病逝,猪哥亮总会出现在台湾的贺岁片中担纲男主角(《鸡排英雄》《大尾鲈鳗》《大喜临门》《大尾鲈鳗2》《大钓哥》),是台湾观众过年必不可少的开心配料。

《大尾鲈鳗》剧照


最后我要提到近年来台湾电影非常特别的一种喜剧亚类型:同志喜剧电影。2019年台湾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区。得益于台湾社会性别教育的进步,对于同性恋的友善态度,台湾同志题材的电影很早就在同性恋电影的惯有悲情之外,开辟了轻喜剧的路线。《十七岁的天空》(2004)首开其功,讲述男版“灰姑娘”的故事,风格明亮轻快,完全跳脱了80年代台湾同志经典《孽子》的沉重压抑。荣获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的《谁先爱上他的》(2018),讲述一位男同志亡故之后,男“小三”与同妻从对立到和解的故事,在电影戏谑的外表之下,流露出宽厚的人性与人情。2023年最为火爆的台湾电影无疑是《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了,电影中一直男警察因误捡红包,被迫与因车祸丧生的鬼同志冥婚,联手追凶。电影幽默搞笑,男主人公恐同又怕鬼,但在与同志“老公”的接触过程中,渐渐发现他的善良美好。从恐同到爱同,电影并没有落入俗套的直男变弯,而是直男如何变得更好,更知道如何善待与自己不同的异类,嬉笑的喜剧背后其实包含着严肃的社会议题。

《谁先爱上他的》电影海报
《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电影海报
Sidenote

Foot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