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Lit and the Global Sinosphere

Reviews

「靈感捕捉到案」──讀桑梓蘭的《時光膠囊》

Taiwan Lit 5.2 (Fall 2024)

不同於舊體詩有平仄押韻的規定,新詩結構往往千變萬化、自由活潑,題材亦無所不包。而文化評論家尉天驄(1935-2019)就曾這樣說:「心靈的提煉和創造,便產生詩的產品」。「詩」可為現代人之「心靈」提供一方淨土,更可以讓提煉後的靈魂與創造出的精神存於字裡行間。因此「新詩」更像「膠囊」一樣具有巧妙之功能,濃縮後的字義密度,讀者讀之而能化為己身養份,於是詩人之創作心境亦可以納入自己生命之中,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心靈滋潤。近來,閱讀桑梓蘭《時光膠囊》詩集,即有如此感受。首先,不妨以作者寫的一首〈遺失〉(頁131)之部分內容作為本文引介:

時間的本質

   是什麼?

 記憶的化學程式

 又是什麼?

 

 沒人記得

 是不是就沒有發生過

 證據湮滅

 是不是就無法儲存

 凝固    

──節錄〈遺失〉

這首詩最可反映作者以詩人身份,清楚由己視角,探問「時間」與「記憶」之大哉問。此外,我們須再由作者〈自序〉所說,加以說明本書創作之主題乃是:「有一部分的詩在主題上直接探索了時間的本質和記憶的珍貴。每一首詩,都可以說是一枚小小的時光膠囊」(頁11)。這是作者的創作自道,而上述所引〈遺失〉之詩則在奚密推薦序中亦提及,序名是以〈記憶的化學程式〉表現,的確得以呼應作者書名之用意,即「時光」與「膠囊」結合是也。進一步來說:以詩作為時間或記憶表現,本身即有一種從「固定」到「流離」之間的雙向循環,看似如實的記錄,但時間早已暗然流轉,卻又能夠捕捉靈感之神韻。雖然,念念之事、之景、之人,已成為明日黃花之跡,帶有一定程度的惆悵心境;但是,「物理時間」的永恆、暫停於當下之一瞬的「真實」,並不妨礙另種「真實」的存在,即是「詩人時間」的發現。奚密亦在推薦序所引詩人〈真實〉(頁131)之語句即流露那樣的真實情感:

   那些春花

   秋月

   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其實

   它們──

   都是真實的    

──節錄〈真實〉

如再以影像記錄作為對比,這已不同於影像記錄之「真實」──影像真能如實反映與否,可能也僅是局部視角下的「真實」而矣。然而,在作者詩中有所謂「真實」,可歸納為是種「靈感捕追到案」的「真實」。因此,看似「夢幻泡影」,亦如《金剛經》所言「如露亦如電」之千古明訓,但作者筆下採取則是另一種「真實」的體認。她勾勒景物與人情交融的「蹤跡」之心,有種「意在言外」的書寫風格。此外,作者之意涵置於全書首要位置,不在於大規模、大規格視野下的家國之恨,而是多有某種程度上的「兒女情長」之感。通讀全書115首詩作,如同作者所說題材是「田園風光、四時變化、人物觀察、友情、愛情、鄉愁、似水流年、記憶與遺忘」(頁11)。加上作者的語言偏向清新自然,內容與其筆觸,頗讓人有種閱讀明清小品文現代版之驚喜。作者的書寫心境也決定詩作的呈現,即是「這些詩大都觸發於生活中的美好片刻,進而嘗試用文字鍛鍊和保存那些特殊時刻」(頁11)。因此,我們也不能將其解釋成「傷春」、「悲秋」一類的情緒之作;亦沒有如散文家簡媜《水問》所說「我變成涯岸送行的女子,千萬難」之感,雖然那也是一種紀念與鍛鍊、真淳及留存的文學時光,但顯然不能視本書為「惆悵凝結的時光膠囊」。

作者桑梓蘭現任密西根州立大學語言系教授,一手撰論文、一手寫新詩,亦從事翻譯工作;學者與詩人的雙重身份,因此在她的詩作中隨處可見一種學者的詢問口吻,如同沈睿推薦序〈學者的詩歌花園小徑──讀桑梓蘭的詩〉所說:「學者從而轉向更為哲學意味的追尋:時間的本質是什麼?記憶的方式是什麼?這似乎不是詩歌能回答的問題,但這首詩歌本身又回答這樣的哲學命題。」這就是把詩人的創作與她的學術工作養成的思維邏輯結合起來,呈現一種學院風式的詩人形象。然而,常見的學院引經據典式的現象在作者詩作並沒有明顯痕跡,如果要說有也是早早化於無形,而多是以「白描」手法書寫她的哲思與靈感。讀者可見的是:作者多能從人情、自然體悟中得來,看似孤獨卻帶有心靈滿足的書寫角度。書寫的靈感如何「捕捉到案」,也通常置於時間(緩衝)、空間(獨處)、媒介(照片圖片)的考量;因此,讀作者的新詩並沒有感受到她對當代社會的明顯批判,似乎沒有感受到作者受到生活環境的負面影響,如果說有,也至少都一一化成可供生活的資源與養份,而不流於哀怨、無可為力的困境。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曾經說:「人無法在行動的當下進行書寫,文章總是在行動之後發生」。確是如此,平日沉澱、醞釀才是靈感迸發最可靠的精神管道,在書中即有如此筆觸,都是發酵後的美好,用作者的話說即是「單單是那把狡猾刁鑽一閃而過的靈感捕捉到案的過程,就足以令人欣慰」(頁11)。

因此,作者對於「靈感」頗為看重,那是很具個人性的層次,可不能轉手讓人,當然絕對無法忍受被人「盜用」、「抄襲」。在她的〈剽竊〉一詩提到(頁202):

   有人偷竊了我的靈感

   用來

   獻媚我鄙視的暴戾之徒

   是可忍孰不可忍

   能不能

   腰板兒挺直

   有點兒骨氣?

   難道,為了在暴政下苟延殘喘

   就可以把別人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據為己有

   奉獻給

   蠻橫粗鄙的暴君?   

──節錄〈剽竊〉

這是詩人對於「剽竊」的指責,剽竊不單單指物質,也可以是精神層次的喪失、被奪與偷取、尤其是詩人創作過程特別看重的「靈感」。「靈感」誕生於生活體驗,那對美好生活的感受,如果連這也被剝奪殆盡,真可謂「是可忍孰不可忍」矣。這也意謂作者的想法,透過「時光膠囊」的意象,將種種「情懷」置於文字的一方天地之內;當這天地崩塌之虞,就要展現氣魄,不再是「溫柔婉約」之風格,而要是「腰板兒挺直」、「有點兒骨氣」的展現時候。作者為「靈感捕捉到案」的刻劃,在此利用反面描寫,訴說「到案」是如此不易、何等可貴。任何不能理解此種意涵之「偷靈(感)賊」,給人的感受亦如同詩人所說:「像大熱天走在路上,黏糊糊的瀝青,沾染上,我雪白的鞋子」(頁203)。因而必須擺脫那不夠尊重「靈感捕捉到案」之「黏糊糊的瀝青」,保有一方雪白之地。

作者以「時間」與「記憶」凝結於靈感筆觸,歸於「膠囊」意象,上文已略述當中的獨特性與不可侵犯,甚至賦予「時間」與「記憶」已有一定程度的價值意義。〈何苦〉一詩(頁171)這麼說:

   人說:不曾拍照立像存證是罪過

   我說:虛弱蒼白的記憶才是罪過

──節錄〈何苦〉

甚至在〈藥用大麻〉(頁170)亦道出如此「執著」之意,事情背後則有強烈的心理需求,「義正辭嚴」地道出:

   因為回憶

   就是我的

   藥用大麻     

──節錄〈藥用大麻〉

在此提及「罪過」,帶有一種戲謔口吻,指詩人天生職命所致,因不能沒有繽紛多采之記憶、亦不能缺乏自然山水之景致,滋潤詩人之心靈莫以此為甚。而「藥用大麻」之說,更是採取一種壓力解放、瞬間精神舒暢的反面譬喻。作者也適度表示沒有「回憶」,其實哪能「舒緩疼痛」與「驅逐憂鬱」(頁169),當然這是把「時間」與「記憶」凝結於「膠囊文字」所致。如同上文所說:「因為這些詩大都觸發於生活中的美好片刻,進而嘗試用文字鍛鍊和保存那些特殊時刻」。因此,「時光膠囊」在此又有藥物意象,確能治療生活偶見之寡味、以及人際互動或聞之薄情,皆端仰賴詩之救贖。

  因此,人世間之「座標」與「定位」,透過「詩」之展演顯得更有哲思韻味。在〈座標〉(頁200)中說:

   從前人們口中的敗德

   現在都成了美德

   座標變了    

──節錄〈座標〉

這是將「時光」與「記憶」之價值,而在當中悄悄轉變之過程,能夠透過詩作呈現出來。由此可見詩人的時間與記憶不是單純的回憶之作,其中蘊藏的種種價值觀念,也始終存在於作者的「識田」之中,並且能夠敏銳地書寫文字。於是,作者是將以往的傳統規範的逝去,採用「靈光捕捉到案」的方式,記念它的逝去與流轉。作者在〈座標〉結尾道出:「難怪我總是暈眩/座標系變了又變/使我連/簡單的二元低次方程組/都找不到解」(頁201)。「二元低次方程組」是解答方式的意象,但是座標不清、定位不明,則將使得袪除疑惑的途徑黯然無存,走回詩之世界常具有的混沌朦朧,亦彷彿「膠囊」之「封閉性」與「完整性」同時並存之特質。找不到解答也意謂它處無法解決、也沒有什麼可再賦予新的解釋空間,故以不動原有座標為正解。因此,觀察作者詩作之「靈感捕捉到案」過程,在巧覓捷思之際,實帶有一定程度的思辨往覆,是將過往經歷之人事物置於「詩作平台」,重新組合排列之中,讓人感到靈感確如乍然一現之體會,而沒有拖泥帶水的凝滯感。

上述所言作者因具學者身份,同時又有詩人情懷;審問慎思之習慣與靈光乍現之雀躍,而能巧妙結合一起,形成古典今感的融洽,廖咸浩稱此為「點滴都是出自日常的『濁世靈光』(profane illumination),逐篇都是值得珍藏的時光膠囊」(封底文字)。例如亦在書中〈飲鴆止渴〉(頁65)提到:

   把該忘懷的某人愛看的書

   都拿出來研讀

   想像──

   手指撫過邊角

   目光劃過頁面

   呼吸在字裡行間

   把自己

   一點一點

   變成了彼

   此之謂

   飲鴆止渴    

──〈飲鴆止渴〉

靈光捕捉到案的秘訣之一,在於面對認識對象的延伸想像,然後將其置於文化語境之中細細品味,嘗試賦予嶄新意涵。「飲鴆止渴」即是一例,止不過此「鴆」是彼,且是由己「變成了彼」。也就是說透過想像過程,在應該忘懷之人卻是割捨不了之情況下,對其愛看之書,終於再度捧讀,而且更加深入,由此體會作者讀者之「情景交融」的情節新發展。於是就不僅是「讀者」與「作者」之關聯,而更是感同身受的體會終於達成。於是,真正的「飲鴆止渴」意涵在於該忘不忘、更添愁亂;竟是如詩人所說「把自己/一點一點/變成了彼」,到達一種殉節式的美感經驗,也是對於人生哲思的自省能力究竟能有多大效果,抱持一定程度的嗤之以鼻。甚至把「靈感」視為一種手指、目光、呼吸等感官層次的描寫,將我之靈感因我存在,一點一點地渲染開來。

詩人靈感當然也受到自然景觀之影響,透過書中所附照片,捕捉當中的清新訊息,然後再給予一種巧妙安排的平衡感。詩人王渝對本書就如此說:「對細節的好奇和敏捷反應,一個攝影家在按下取景器按鈕時的斟酌和取捨」(封底文字)。因此,作者的「詩徑」是在生活點點滴滴中按下快門與靈感迸現中,始終得以相輔相成的詩作與圖作。在〈春日〉(頁43)中說:

   每口呼吸都是毒藥

   在這花粉肆虐的季節裡

──節錄〈春日〉

春日到來在詩人筆下,首先描寫的是「呼吸」,並以之譬喻為「毒藥」;對於花粉瀰漫的季節,造成的過敏與不適,則是作者的另種「傷春」之感。更以擬人化的手法描寫「花說:美麗難道犯法/草說:空氣又不屬於妳一人」,則又是將此「傷感」化為更具童心式的描寫趣味。春日景觀在作者筆下充滿感官與戲謔口吻,然而這是「謔而不虐」,經由詩人內心的心境轉化,提升至一種更高層次的救贖之道,也是透過春日及其一場大雨的降臨。詩人接著說:「只有傾盆暴雨施我以仁慈/以措手不及雷霆萬鈞之勢/把空氣/沖洗乾淨」,並且明指這是「一場清教徒的雨」。於是整幕「春日」之景竟與「清教徒」連結起來,特別在觀看「春日」照片的那一刻,得以感受作者的靈感巧思,亦在彼圖片聚焦之內散發開來。

全書處處可見詩人將「靈感捕捉到案」的作品,上述所引止是其中一部分,但多少能夠反映作者的書寫世界。所寫對象與書寫者,即形成某種意義上的「互文性」,使得多重意涵得以在當中一起呈現,而有待讀者分析與體會。書中最後一篇詩作是〈我們如花的容顏〉,最後一部分是這樣說的:

   是的我願意

   在你的回憶中

   再次綻放

   在你心酸感嘆的淚光中

   再次發出

   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

   迴盪在記憶的殿堂中

   和那座豐郁盛美的山谷間

──節錄〈我們如花的容顏〉

寫詩的過程是美好的,把「靈感捕捉到案」更是一種與「時間」、「記憶」及「自我重新創造,過程是令人著迷的,如同作者所說:「單單是那把狡猾刁鑽一閃而過的靈感捕捉到案的過程,就足以令人欣慰」矣。

徵引書目

[日]三島由紀夫著、黃毓婷譯:《文章讀本》,新北市:木馬文化出版;遠足文化

  發行,2018年12月。

桑梓蘭:《時光膠囊》,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月。

高桂惠:《歸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5年9

  月。

尉天驄等編選:《是夢也是追尋》,臺北市: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3月。

簡媜:《水問》,臺北市:洪範出版社,2003年8月二版。

Sidenote

Footnotes